為吸引台商返台並增加台灣經濟發展動能,行政院日前舉行跨部會協商,就設立台商經貿特區構想交換意見,尤其就吸引台商返台的實際誘因,包括適用範圍、提供租稅優惠、擴大外勞聘用比例等進行磋商,期望儘快拍板定案、修訂法規並付諸實施。

     對於台商經貿特區的構想,我們認為,即使名稱不盡相同,但類似劃定特定區域,用以吸引台商、國內企業乃至外商來台設立營運總部,特別提供租稅優惠以加強研發及提升產品與產業價值,達到增進台灣經濟整體目標的政策規畫,其實最近數年間一再被提及,包括國民黨執政與最近八年的民進黨執政期間。雖然名稱也許是亞太營運中心、亞太運籌總部,或只是營運總部等,但目的都是一樣,就是要藉著提供各種誘因,吸引台商、外商來台,擴大產值、提升商品與產業水準,提高與增進台灣經濟規模與格局。對於換湯不換藥出現的台商經貿特區,我們認為,因為現在國民黨完成執政,不管在行政部門或立法部門,馬政府都擁有相對優勢,促使政策規畫落實的機會很大,值得朝野關注並提出建言。

     首先,我們認為政策目標應該不要局限於因應金融海嘯或僅限制適用大陸台商,如此擴大適用對象與層級,才能真正發揮推動台灣經濟往上提升的長遠目標。部份財經官員在介紹此項法案背景時,可能因為最近大多數的施政都是在對抗金融海嘯與經濟大衰退,以致刻意援引來做為設立台商經貿特區的動機。我們則認為,從推動進口替代工業到發展出口產業,台灣一路走來篳路藍縷,近幾年雖然託福資訊高科技產業而能維持經濟發展水平於不墜,但眾所周知,台灣的產業發展其實面臨瓶頸,表面上熱熱鬧鬧,其實很多只是高單價的的代工品、加工品。因為缺乏核心價值,業者只好汲汲營營為降低生產成本而離鄉背井、四海為家。如果要對抗隨時可能再發生的各種產業風暴,抑或要匯聚可以為台灣這塊地方生產高價值產品的企業家,提供一個具備世界競爭力水準的營運特區,毋寧是可以長治久安的方案,唯有讓企業家可以安身立命,台灣在世界產業地圖上的身價才不會下跌或消失。

     再者,基於上述理想的落實,為與其他的競爭者角逐,政府提供的租稅、勞力誘因必須世界級,必須所向無敵。環視全球或者亞洲地區,存有上述意圖而在政策上端出無法抗拒誘因者不少,包括新加坡、東南亞新興經濟體及中國大陸等。事實上,對岸1992經改時的深圳、廈門經濟特區做法,即與台商經貿特區構想存在諸多類似之處。如果台商經貿特區要擊敗可能的競爭者,超大幅度超優惠的租稅、勞力供應政策,即是「必要之惡」。須知,在世界經貿競爭舞台上,公平、人權等概念,雖然崇高卻往往是負擔乃至累贅。落實如此的觀點,我們認為,馬政府若果真有意建設一個可長可久的經貿基地,租稅優惠即必須不計血本,財政或租稅公平只能在特區外地區講究;同樣,外勞的雇用,也必須以競爭力為唯一考慮,與基本工資脫勾,並大幅提高聘僱外勞比例或完全不設限,也沒什麼不可以。

     最後,我們認為,經過金融海嘯這次大變局後,世界的產業結構及版圖勢必大幅更張,台灣若不能推出改頭換面的大經貿發展政策因應世局,將很難避免被淘汰出局的下場。經建會主委陳添枝在回應媒體詢問時強調,大三通後,兩岸分工將出現新局面、新關係,為創造國際分工的各種可能性,有必要規劃台商經貿特區,把有價值的活動留在台灣。這樣的視野,坦然言,頗具前瞻性,難能可貴;但我們必須再指出,經過這世紀僅見金融與經濟大挫敗後,全球的產業發展與競爭,可能進入一個更嚴苛、更孤立、更尖銳的局面,台灣如果不能適時拿出決心與魄力,擺脫一切迂腐思維的羈絆,如何繼續存立世界?更別提脫穎而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