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溫家寶一句想去阿里山:「爬也要爬去」,讓阿里山再度翻紅為熱門景點。此地旺季入園人次超過30萬,商機令人豔羨,卻也得承擔雨季路斷的慘澹,淡季3個月賺不到旺店1天業績。因此想生存,除了天時地利,還要耐力創新。創立46年的阿里山「日出商店」,在第2代老闆王明忠與曾瓊儀夫妻接手後,大膽將近400項商品縮減為3樣,因為「最專精才能賺最快」;在團膳合菜為主的商店區,以主題餐廳異軍突起,更靠這家形象店,為老舖作廣告、招人氣。「寧願少賣一點,也要顧客永遠記憶,」看似吃虧的作法,暗藏以退為進的精明,讓老店展演新風貌,還要繼續風光50年。採訪╱郭美懿 攝影╱康仲誠

寶島開店王
開店做生意,哪一家不是以客為尊?偏偏阿里山「日出有大美」餐廳的Menu上,大剌剌寫著:「禁帶外食、寵物,禁抽成導遊,禁大聲喧譁、態度惡劣者。」
「我們做生意是做自己高興,一向只做痛快的東西。」老闆娘曾瓊儀直率地說。不給導遊回扣、不接受顧客殺價,遊覽車一台台開進遊樂區大門,她偏棄團體合菜推套餐,甚至眾人歡欣迎接的陸客,一度被她拒於門外。


禁喧譁客 不給回扣

這家店夠傲夠倔,反而因獨樹一格人氣發燒,在淡旺季明顯的阿里山區創下平均月賣100萬元營業額,她和老公王明忠率性經營,從公婆手中接下的「日出商店」越賣越旺,6年前更拓展到台北信義區百貨專櫃,南北共拼業績。
1963年創立的日出商店,第1代老闆王振昇是空軍軍官,奉派到此駐守,當年兩老在阿里山火車站下車時,身上只有180元現金,和一麻袋家當。退役後,王爸爸開始賣起饅頭、糕餅,後來又因觀光客湧入,銷售品項愈來愈多。
「以前就是雜貨店,從泡麵、針線包到乾貨,只要觀光客需要的都有。」原本店裡商品高達400樣,夫妻倆接手後逐月減少,最後只留麻糬、茶葉與糕餅3項。曾瓊儀說:「一家老店只要有1、2樣商品就可以撐起百年,這3項是我們最拿手的,靠這個賺錢最快!」
過去每逢旺季,單做麻糬就窮於應付,她和老公接手後,大膽將生產線從家庭廚房拉到無塵工廠,藉由機器量產。「以前手工製作,切了就切了,沒辦法做到很精準,而且16個人工,光管吃飯就很可怕。」引進機器後,產量提升,人力反而精簡一半,毛利更提升3成。


簡化商品 主攻強項
老一輩秉持「東西用心做就會好吃,不用什麼裝飾」,但5年前接觸新聞局甄選外賓禮,經對方提點,才知「好東西,也要有上得了檯面的包裝」。現在針對產品特色與客群屬性,大玩包裝遊戲,光1項柴頭餅就有可愛筒裝與大方盒裝共4種,無論顧客著重包裝還是講求份量,都能符合需求。
去年初再開餐廳,作法也「玩很大」。她把都會區的主題餐廳搬上山,擺滿小熊玩偶、鄉村風家具,顧客從門口拍照到廁所。個人套餐的設計挑戰合菜模式,用阿里山的牛蕃茄、轎篙筍,強調:「新鮮是創意或頂級食材比不上的。」


設計包裝 強打形象
「當初開這間店爭議很大,阿里山人都說我們應該開不久。」曾瓊儀說。就連客人也質疑:「開這店是不是為了做面子?」但她正色道:「我的骨子裡是商人,會錙銖必較,只是沒賺那麼多。」更何況這家店風格突出,容易吸引人,「光是做形象,就省了很多錢。」
但真正令人回味,還是老店待客的細膩。
好比茶葉只賣長期喝茶的客人,這些顧客幾乎年年上山,現場試完毛茶後,再依據各自口味調整焙火濃淡。作法雖然麻煩,但「客人對味道是會記憶的,記住了,就永遠跑不掉。」
因此,他們更堅持理念——等待對的客人。「只要一個人記得我們的好,就好了。」管它颱風路斷、人潮淡旺,依舊能仍讓這塊近50年老招牌歷久彌新,邁向下一個50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