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認為數位相框進入門檻很低,未來一定是「殺得血流成河」,潘健成認為,這就是台灣電子業的常態,難脫這樣的宿命,但又胸有成竹……
「昨天有一個學弟跑來找我,說他想做數位相框!」群聯科技總經理潘健成,10年前從交大畢業,一直還和學弟保持很好的關係,所以他也不客氣的告訴他的這一位學弟:「你憑什麼做數位相框?交大2003年電機研究所最強的一批團隊,都在我這裡,群聯布局數位相框這個領域已經兩年多了。」
◆難擺脫殺價宿命
儘管被外資認為進入門檻很低,數位相框未來一定是「殺得血流成河」,但是潘健成似乎胸有成竹,他不諱言這就是台灣電子業的常態,一定要先有許多人搶進,造成許多人賠錢,最後只剩下幾家生存下來的賺錢,數位相框也很難脫離這樣的宿命。
「依我的估算,台灣從北到南,大約有40家公司在做。」潘健成形容數位相框的激戰。而群聯是記憶卡控制IC和代工廠商,過去幾年一直在整合小型記憶卡(暫稱大拇哥)的上中下游,包括踏入封測業及系統等。另一方面群聯切入PMP(多媒體影音播放)相關產品線的IC已久,外界預期群聯切入數位相框領域後,預計7、8月開始出貨,每季出貨量至少在500K以上,加上返校潮備貨等效應,2007年下半年開始,業績表現會如虎添翼。
潘健成表示,群聯不是模組廠,也不是單純的IC設計公司,群聯具有R&D研發實力,更有系統整合的能力,未來將朝向ODM的方向發展,並將積極提升晶片的出貨量,他預期群聯未來隨著IC出貨的比重提升,將使群聯在毛利率的表現上,出現較低的波動幅度,「希望客戶能從我們公司得到One Stop Shopping的解決方案,也就是快閃記憶體產業的鴻海!」潘健成自信的說。
◆體質強健的IC公司
32歲的馬來西亞華僑潘健成,加上群聯全公司平均也才30歲,因為擁有扎實的技術,讓東芝(Toshiba)願意投資新台幣1億3千萬元。「我們從大學時就在唸快閃記憶體、研究所的論文是Flash在工業電腦裡的應用,業界裡算一算很少有人鑽研得比我們久。」潘健成回憶起1993年誤打誤撞填到交大電機控制系,一個人跑來交大唸書,靠著每個月在福利社與圖書館打工賺來的3千元,以及每學期第一名的獎學金,就這樣省吃儉用一路讀到碩士。
也是在學校時,潘健成的老師一個月給他5千元,要他去幫忙快閃記憶體的一個晶片設計的案子。需要錢的他,二話不說馬上答應。之後,老師要他去慧亞(現改名為慧榮科技)上班,他還是沒說一句話,乖乖就跑去。後來慧榮的創辦人之一周邦基拿出新台幣2千萬元,要潘健成等人負責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的設計研發,兩個月後,周邦基因慧亞其他股東有意見,資金籌不出來,加上與經營階層理念不合,他也離開慧亞。
◆東芝是最大靠山
因為與慧亞簽訂的離職合約內容,讓他們不能繼續研發SD/MMC控制晶片的技術,但是看好快閃記憶體未來發展的潘健成,決定自己創業,往USB(通用序列埠)的應用前進。為了省錢,跑去找工業技術研究院育成中心協理張清俊幫忙,將群聯設在育成中心的地下室外,還獲得工研院的補助,前後共取得400萬元。幾個月之後,每天以實驗室為家的他們,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個USB控制單晶片。
由於當時市場領導者的晶片價格過高,因此群聯高穩定度、高相容性的晶片,很快受到重視。之後群聯更開發出全台灣第一支隨身碟,由於快閃記憶體規格變動快速,因此對於群聯而言,必須儘早找到一個上游夥伴合作。創業不久的潘健成,以群聯十多項的專利為誘因,並以採購東芝快閃記憶體為條件,三次登門拜訪,花了5個月的時間,終於說服東芝掏出新台幣1億3千萬元,成為群聯最大的法人股東,有了東芝的保證,群聯的業績也扶搖直上。
「東芝如果在第一時間投資我們,只要10元,後來他們是以每股120元投資的!」潘健成強調當初真的不被看好,另一方面,潘健成的前東家慧亞在群聯設立的第一年,就發動攻擊,控告群聯侵權,假扣押4500萬元。潘健成說,那時候他才26歲,準備要結婚,又負債100多萬,「為了不讓公司資產被扣押,我到處去籌錢,還要忙著上法庭,差點活不下去。」
「還好員工都支持我,沒有一個離開,讓我找到撐下去的力量。」潘健成說,也是因為靠團隊撐過去,公司將照顧員工視為第一目標,而公司也練就了強健的體質,上下游垂直整合,禁得起未來殺價的戰爭。潘健成認為,任一消費性電子產品要大量普及,都必須經過至少一波的大殺價,在數位相框方面,目前推出系統產品的時間未到,加上該公司並無如廣達等大股東配合,且通路與原產品也不同,因此,數位相框產品線並不會如大拇哥等產品,提供IC、模組甚至成品,而是單純賣解決方案(IC),與系統廠客戶策略合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