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這一波經濟衰退中,通縮壓力更甚於韓國等其他亞洲國家,這除了韓元的匯率因素外,台灣近年以來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使得邊際消費傾向下滑,從而導致消費動能重創,應是重要原因。

     消費者物價(CPI)雖僅是反映一國零售價格的水準,但由於價格的波動反映的正是供需兩造的變化,因此經濟學家們研判一國是否出現通縮,皆以CPI的變化進行研判。當CPI持續下跌,這已非僅是價格波動的問題,而是在警示一國總民間消費動能已失。

     民間消費對台灣而言,極為重要,一年約有7.6兆元,占GDP比重逾60%,換言之,民間消費擴張,經濟才得以擴張,若民間消費萎縮,經濟即不可能有好的表現。2001年台灣的民間消費幾近零成長,CPI同步下滑,這一年台灣經濟遂出現近五十年來首度衰退。

     台灣自2001年以來,2002年、2003年的CPI皆呈負成長,2006年幾近零成長,今年以來也呈連連下滑,短短九年之間竟有半數年代的物價呈現下跌或停滯,這自非小事。

     也許有人會以全球化生產效率的提升,導致價格下跌來解釋這個現象,不容否認的,全球化確實是使得近年台灣物價平穩的重要原因,但是何以同受全球化影響的美、歐、韓、星等國家的物價不像台灣如此頻繁的下跌?惟一可解釋的便是台灣失去了消費動能,何以台灣失去消費動能?惟一可解釋的便是台灣貧富差距近年來大幅擴大了(非僅是6.0倍的所得差距),中產階級消失了,邊際消費傾向下滑、因此難以撐起穩定的消費動能。

     台灣近年來CPI下滑、民間消費不振幾已呈常態,這一波台灣通縮壓力之所以更甚於其他三小龍,良有以也,萬不可視為短期偶然的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