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說,最近業者的接單是急單和搶單,能見度不高;台灣的景氣應該先看美國,美國經濟復甦後,台灣大概晚美國一季復甦,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美國應該差不多到底了」。

朱敬一認為,現在是東歐情勢令人擔心,只要東歐不引爆第二次金融海嘯,那麼全球經濟應快看到谷底了。

朱敬一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台灣應該用「產業分散」的概念,取代「擴大內需」的概念。因為台灣的內需市場太小,很難靠擴大內需來支撐經濟成長。

朱敬一日前提出台灣未來應發展生物科技、品牌農業、國際醫療、文化觀光與太陽能發電等五大產業,專訪中,他也清楚說明其間的戰略思維。以下是專訪紀要:

景氣能見度不高

問:談談你對景氣的觀察?

答:現在有些急單和搶單,急單是突然來的,搶單是競價搶來的,利潤很低。這些接單都不能算是正常的單子,從接單看來,景氣的能見度不高,還需要觀察。

台灣景氣要回升,恐怕還是得出口回升,美國景氣是台灣的領先指標,美國景氣回暖,台灣大約要晚個一季,就能看到復甦。所有的泡沫垮下來後,市場都會過度反應,現在就是這種狀況,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美國應該差不多到底了。

另外若是東歐爆發第二波金融海嘯,再衝擊到歐洲,又從歐洲衝擊到美國,麻煩就大了。

問:許多國家以擴大內需來救經濟,台灣也該這樣做嗎?

答:人口多的國家喊擴大內需是很有力的,大陸一個家電下鄉政策,連台灣都忙起來了,台灣內需市場不夠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去年全球筆記型電腦產量2.8億台,其中90%是台灣製造,現在外銷量下跌四成,有1億台需要吸收,如果靠內需市場消化,台灣有500萬戶,算算每戶要吸收20台,根本沒辦法吸收。

我覺得應要強調產業分散,如果夠分散,我們就比較有能力去承受像這次這種經濟衰退。

應該用「產業分散」取代「擴大內需」思維。

問:五大產業如果在台灣能發展成功,台灣經濟會是何種景象?

答:我不是從五大產業會不會成為兆元產業,去思考這個問題,而是去想他們有沒有機會,以及如何突破發展的關鍵點。找未來產業時,必須思考幾個條件,第一是台灣要有利基,例如不用去想在台灣種溫帶水果,或去發展海上遊艇。

發展太陽能重要的成分是矽晶,矽晶廣泛應用在半導體,台灣的面板業也能作為發展太陽能板的基礎,這是台灣的利基。

突破發展關鍵點

另外生物科技的加值鏈非常長,台灣在前端的生技智財上很強,2008年全世界在美國申請的生技智財權,台灣排名在13名到17名之間,這是很不錯的成績,更何況國內很多學者專家發表研究成果後沒有申請專利。

至於全球出口的蘭花中,三株中約有一株是台灣出口的。台灣在育種上很強的;醫療方面,除了日本有一些領域之外,台灣的醫療水準和價錢,可以與東南亞、新加坡、印度競爭。

發展這些產業要有國際觀,是指從消費者導向思考,而且不限台灣市場消費者。

分散也是重要關鍵,台灣近年的產業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產品太集中,集中在電子資訊通訊上,所以才會出現出口一下子掉了三、四成的狀況。蘭花也出口,出口衰退不會到三、四成,因為再怎麼不景氣,婚喪喜慶總會發生;醫療也比較不受景氣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