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院長劉兆玄拜會國內太陽能產業成為話題,類股借題發揮,主打「院長牌」,收到成效,無疑地,以國內太陽能產業的勃蓬發展,成為另一個兆星產業指日可待,只不過,與先進國家相比,政府對節能產業的政策與法令始終跟不上產業發展的腳步,讓原本具有的「主場優勢」慢慢流失。

太陽能產業已被政府列為長期重點扶植產業,對業界而言,當然是件好事,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目前的太陽能產業在全球暖化、節能減碳意識提升的推波下,發展進度已提前十年至二十年,主要就是因為油價高漲所造成,而太陽能也因為現在仍處於「暴利」的成長期,成為大熱門。

國內從2000年開始就有業者投入太陽能事業,但當年包括政府在內,觀念都停留在只能當作實驗室階段,不能量產的小產業,不受重視,直到去年開始,因為節能趨勢,節能類股一砲而紅,加上台灣因為有半導體業的基礎,發展太陽能的基本優勢,從各產業轉入太陽能產業的廠商愈來愈多,政府才意識到這是應該扶植的產業,與當年那個獨具慧眼,看好台灣科技業前景發展的政府,在長遠規劃國內經濟發展上,明顯差矣。

目前國際上發展太陽能最先進的國家包括德國、西班牙、日本及美國等,台灣因為製造能力強大,具競爭優勢,已急起直追,去年國內龍頭廠茂迪的全球市占率已攀升至第六名,,今年將可躋進前五大,不過,都是憑藉著這些先進國家的能源補助政策,市場大開,才有搶占市場的機會。

台灣太陽能業因為有半導體業作後盾,競爭力早已達世界級水準,但國內的能源相關政策卻明顯不夠完備,像太陽能補貼政策遲未過關,加上各產業不斷跨業投入,抱著先搶先贏一窩蜂的心態,都會使這項台灣具有的優勢,逐步流失。

新政府上任後,強打經濟牌,對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也多所期待,不過,太陽能業的發展符合政府未來節能減碳的政策走向,雖被視為明星產業,但在政策推動上,太陽能在國內還是有內需市場,是可以協助政府逐年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業者預估,目前台灣只要有600平方公里的面積安裝太陽能板,每年就可以負擔台灣的一半用電,長遠發展下來,若搭配政策實施,運用補貼政策,讓太陽能普及,將可取代以核能發電為主的能源政策。因此,政府看重太陽能產業,千萬不要只從「利」出發,等到產業自己坐大,才坐享其成果,長遠來看,太陽能業的發展若能結合政府推動的能源政策,提早規劃,對國家節能減碳的目標推進意義更顯重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