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我國今年競爭力排名一舉躍進15名,國內主計處也接連公布,國內今年第1季經濟出現近31年僅見的兩位數字成長。頓時間,國內景氣出現一番欣欣向榮的春意盎然。

只可惜,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始終仍未明顯改善。

行政院長吳敦義很早就宣示,年底前要將國內失業率降至5%以下;如果這個目標沒有實現,將主動請辭下台。目前中央政府各部會都以創造就業機會、有效降低失業率,做為現階段的首要任務。

據主計處最新推估,若想在今年底讓失業率降至5%以下,勞動市場必須再增加17.6萬個工作機會。

這17.6萬個工作機會是怎麼算出來的?讓我們先從了解失業率的計算公式開始。

失業率是指,失業者占勞動力人口的比率。失業者(分子)就是指那些正在找工作的人;勞動力(分母)則包含有工作的就業者,及正在找工作的失業者。

不過,勞動力只占國內人口的一部分。通常,先進國家都將15歲以上的民間人口視為有工作能力的族群(剔除小孩及軍人);又將有工作能力者分為有工作意願的勞動力(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及沒有工作意願的非勞動力(包括學生、家庭主婦及退休老人等)兩類。

以台灣而言,4月分國內15歲以上的民間人口約有1,902萬人,勞動力1,101萬,非勞動力有801萬人;而勞動力裡有1,041萬人是就業者,59萬是失業者。4月失業率就是把59萬除以1,041萬,得出5.4%的數字。

或許會有人說,如果政府能多創造出4萬個就業機會,或是國內經濟升溫明顯,能夠持續釋出職缺,讓失業者(分子)少4萬,就業者(一部分分母)多4萬,不就能達到搶救吳揆的終極目標?

但事實上,勞動市場每天都在變化,隨時有人因為始終找不到工作而退出勞動市場,或是因為突發變故不得不辭去工作;也可能會有人覺得景氣回溫,決定積極投入職場,從非勞動力變成勞動力。

從這個邏輯發展,如果國內景氣持續復甦,讓數以萬計、原本賦閒在家的非勞動力認為似乎可以再戰職場,全部跑出來尋職、找工作,那麼原先在失業率公式裡看不到的「非勞動力」,一夕之間全成了正在找工作的「失業者」,顯然會墊高原本應該降低的失業率。

為此,主計處按照上回經濟衰退後的復甦經驗,保守估算至少要再增加17.6萬個工作機會,才有可能保住吳揆的烏紗帽。

初步看來,從經建會緊鑼密鼓地要求各部會,硬是在今年度榨出13.5萬個公共服務機會;再加上勞委會最新調查發現,下個月國內廠商至少可新釋出10萬個工作機會,年底要將失業率降至5%以下,並不是癡人說夢。

只不過,每年暑假畢業季,總有大量新鮮人湧入職場謀職,使得歷年來第3季失業率向來只升不降;更何況,由於今年景氣明顯較去年好轉,難免促使不少原本仍想繼續留在學校進修的畢業生,提早進入職場卡位。

而且,這回國內經濟衰退的幅度與範圍遠比上回來得既深且強,目前國際經濟情勢又尚未完全步入復甦局面,因此年底前影響失業率的變數顯然還有一籮筐。究竟,吳敦義能不能順利成為建國百年的行政院長,答案將在6個月後見分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