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之間的交流越來越緊密,這中間絕對不脫金流、物流與人流三樣,除了金流之外,兩岸航空業者等於是將物流、人流緊緊綁在一起,享有獨步全球的利基,加上景氣的回溫,今年全球航空股焦點脫離不了華航與長榮航。
改體質虧轉盈
從○七年第四季開始,兩間航空公司受困在高油價的成本壓力與景氣衰退的營運低迷,華航到去年第三季底,兩年時間虧了近四○○億元,長榮航的虧損也超過二○○億元,再這麼虧下去,當然難逃與美國航空與日本航空一樣面臨重整的命運。
但是華航在第三季減資一四九億,再增資與私募共一二○億元,長榮航更減資一六八億,接著辦理七○億元增資,渡過資金短缺的窘境。
去年八月兩岸直航正式由包機轉為定期航班,提供穩定獲利,十月,拜貨運市場景氣強勁反彈之賜,華航與長榮航重享睽違已久的本業獲利,十一、十二月也都持續成長,兩間公司目前已經召回所有封存在美國沙漠的貨機,陸續加入營運。
終於開始獲利,加上增資的資金到位,手上有了銀彈,就更好辦事了,兩間公司開始在人事方面解凍,日前更大手筆的共開出三○○名機師與空服員職缺。
若是景氣情勢確立,能左右今年華航與長榮航關鍵的,一是油價,一是兩岸客運直航班次與貨運轉口等細項。華航去年用油一五○六萬桶,長榮航約一○四六萬桶,若以去年航空燃油每桶均價由前年一三○美元跌至七○美元來算,華航與長榮航分別省下了二八○億元與一九四億元。因此若今年原油持續在每桶八○美元附近震盪,對兩者的成本負擔增加都不會太大。
直航效應持續發酵
五月世博會即將開幕,加上松山機場與上海虹橋對飛有機會在今年實施,屆時這個最賺錢的航線一定加開班次,兩岸航班的營收比重將一步步往兩位數邁進,對業者來說將是大大進補。寶來證券就認為,如果單單以目前的班次來預估,直航航班可貢獻華航EPS○.四六元,對長榮則為○.四二元,占全年EPS預估○.六元以及○.七元都超過五成,可見效益之大。
在貨運部分,第四次江陳會時,中國首度鬆口表示,貨運可從台灣轉口,兩岸之間的轉口貨不需要第二次通關,將節省時間與行政費用;且客機腹艙載貨去年九月實施,今年全年可大幅貢獻,對兩間業者來說,今年兩岸的貨運營收至收都可成長一.五倍。
從中國東方、國航、南方航空三月以來幾乎是三成以上的漲幅,但對岸同樣受惠的華航與長榮航,股價卻明顯受到壓縮,放眼全球來看,直航是兩岸航空業者獨享的商機,而對於華航與長榮航來說,分食到中國龐大的貨運商機更是從無到有,應該受益更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