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在六月時做出統計,2010年,全球將首次有10億人口面臨飢餓危機。世界的生產力愈高,供給卻愈來愈缺乏,這是為什麼?

因為,人類的生活,正陷入一場負面循環的耗能遊戲。

面對人類不斷擴大的需求,我們無法要求地球上的生活者從此不吃肉、不打高爾夫球、不開車……,而是應該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思考,什麼方式,能夠同時解決能源與商業互相衝突的問題。

消耗太多太快,企業能不能創造更有效率的使用模式?

來源太過單一,企業能不能開發出新興的能源來源?

廢棄物問題愈來愈嚴重,企業能不能找出方法,將垃圾全部變成黃金?

趨勢1:開發替代能源

國科會在6月10日已正式啟動「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將編列新台幣303億元預算發展綠色能源產業,其中有將近150億元投入能源技術發展,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生質能源、海洋能源、氫能系統、新核能工程及地質能源七大項。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Toyota)就定位下個10年為「綠色豐田」,日產(Nissan)也訂定「移動綠洲」計畫,未來將會有許多伴隨新能源車而產生的新商業模式。

北歐的丹麥早在2007年,就動工建造全球第一個氫能城市,它利用太陽和風力把普通的水(H2O)分解成氫氣(H2)及氧氣(O2),氧氣會釋放到大氣層,氫氣則用於燃料電池以提供電力和熱能,所以未來每個家庭都會裝上氫能源的轉換設備,還有排放物「純水」的處理設備。

趨勢2:創造再生能源

過去我們只知道再生紙、充電電池,現在,有更多的再生能源可讓我們重複使用,例如馬來西亞的Green Rubber企業就研發出為廢輪胎「去硫化」的技術,獲取可再生使用的「綠色橡膠」。今年工研院還發表電子紙,就像「可擦寫的顯示器」,與電子書相比,不但可剪裁、摺疊,還可無限重複使用,而無須電力,未來商機大受企業期待。

趨勢3:倡導節約能源

台灣的縱橫網路(CQI)就是由幫助企業節能省錢,創造出生意,他們利用加裝在辦公室天花板上、牆壁上,和網路相連的各種小型溫度、濕度、二氧化碳、人體移動等測量儀器,當你一走進辦公室,冷氣才會開啟,人一離開辦公室,以網路控制的冷氣也會開始計時,量測室外溫溼度,適時導入外面的新鮮空氣,再降溫。如果台灣每棟大樓,可以省電30%,一年可以省下48億度電,等於新台幣103億元,和316億噸二氧化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