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氣,很多業者對自創品牌縮手或觀望。但宏碁集團、標竿學院創辦人施振榮指出,「做品牌」是建立未知能力,需要提早投資金錢與時間。因為「台灣產業未來要具備在國際上出頭天的競爭力,要靠品牌行銷這項新的核心能力」。
交流學習 品牌路不寂寞
積極推動「品牌台灣」的施振榮,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台灣自創品牌的風氣近年來已逐漸成熟,但最大問題是「如何做」?要解決這個問題,沒有親身體驗經歷過,不可能做得成。所以,五年前,標竿學院首次開設「CEO品牌經營策略班」,就是希望CEO深入了解品牌經營之道,並在上過課後還可以在品牌之路繼續走下去。
「品牌氣候的形成,需要多管齊下。」施振榮說,品牌不像政治議題,後者一下子就可炒熱,但自創品牌要在短期間內炒熱並不容易,「需要長期投入,鍥而不捨,才可能看到成果。」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執行的「CEO品牌經營策略班」活動,今年7月8日到10日登場,累計五年來,台灣已有超過120家品牌廠商、150位以上的企業CEO等高階主管參加過此課程,是台灣最重要、也最具影響力的高階品牌訓練活動之一,今年授課講師包括國際級名師及經驗豐富的品牌實務專家。
施振榮指出,他在CEO班看到學員熱切交流,對品牌行銷知識與能力的需求甚殷,都讓原本就長期承諾自創品牌的他,可以更繼續投入。而且以目前台灣發展品牌的階段看來,「相對於我們想創造的價值,還在很起頭的階段,五年只是個起步階段。」
以國際貿易起家、今年將第三次參加CEO品牌經營策略班的品家家品董事長林安鴻表示,很早以前,他就是施振榮的信徒,因為他覺得施振榮對品牌的宣揚就像是宗教家,甚至說過「信品牌得永生」,表現出他對品牌的執著。此外,施振榮也說過,「做品牌要有社會責任,必須成功,不然別人不敢做」,也可看出他對品牌的堅持。
自創品牌 有助帶動代工
林安鴻說,這些觀念在他跌跌撞撞摸索品牌經營之道時,都有深刻體會;參加這個班,讓他獲得很多建議,也認識許多同樣堅持走在品牌之路的業者,可以互相交流學習。
施振榮發現,近年來台灣幾個品牌例如Acer、HTC等在國際市場的進展比以前好很多,不只有助提升台灣業者自創品牌的信心,更讓愈來愈多業者對自創品牌充滿興趣,也因為有了自創品牌,讓台灣業者在產品的創新能力與價格競爭力的優勢,更加被凸顯。
施振榮釐清,台灣發展自創品牌不代表要捨棄代工,而是要相輔相成,因為代工能力是台灣經濟發展及競爭力的關鍵。不過,他深信自創品牌成功有助帶動代工興盛,因為擁有成功的品牌,代表的是擁有創新設計競爭力,如此國外廠商才會更願意讓台灣業者做代工設計,而不是像大陸地區業者幾乎只能根據國外原廠的設計照著做,可見委託設計的代工服務是靠品牌所帶動,尤其在新興的產業或產品,靠品牌帶動委託設計代工的效應更明顯。
跨業覓才 借重科技菁英
施振榮也表示,在經濟不景氣時,研發及人才投資更不能缺,若能趁此時機提升品牌行銷能力,相對地代表未來的機會更大,因為台灣未來勢必會走向發展品牌,在經濟不景氣的壓力下,剛好可利用此時機多關注、多磨練。畢竟以前景氣好時,很多業者縱然對品牌有興趣,也不見得有空思考策略,現在則較有時間重新思考品牌策略,因此而找上標竿學院者,不乏其人。
施振榮特別指出,台灣新興的兆元產業,未來如果沒有品牌將很難支撐,業者應及早建立品牌行銷能力,因為建立世界級的製造能力,若需要五到十年時間,建立世界級的品牌行銷能力,則至少需要30年。他也表示,台灣發展品牌可以借重資訊科技業長年以來已培養的綜合管理人才,因為科技產業訓練了很多國際化、世界級的高階管理人才,未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空間可能使這類人才的發展受限,如果這些人才可以轉換跑道到新興產業,培養品牌行銷新能力,將有助其他產業發展。
施振榮有感而發地說,台灣產業在代工製造的競爭力,是靠不斷省錢所創造出來的,因為台灣產業對已經知道的、有把握的能力,花錢通常不眨眼,例如製造業需要上億元生產設備,投資通常不手軟;然而自創品牌是建立一種未知的能力,是台灣業者過去不熟悉的領域,在花錢、花時間上,顯得相對觀望;但有意願自創品牌、還未準備好的人,對於品牌行銷這項未知能力,反而應肯花錢、花時間學習,才可能及早建立。
因此,他最想看到上完CEO品牌經營策略班的人,還能願意繼續學習、追求品牌行銷這項台灣業者普遍較不熟悉的能力。「大家如果只想賺『熟悉的錢』(指製造),總有一天會不再有成長的空間,倒不如趁現在還賺得到熟悉的錢時,趕快投資錢與時間,去學習未來必要但未知的核心能力(指品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