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商務部經濟與統計副次長保羅.倫登(Paul A.London)昨日在台北發表演說時表示,通貨膨脹是政治問題,是有力量掌握價格的產業競爭力不足的問題,而不是總體經濟或貨幣問題;如果把通膨視為貨幣問題,反而會使我們忽略,其實必須處理特定產業問題,才能使經濟運作良好。

     他強調,經濟與政治無法切割,可是我們的大學有時候忘了教。四十年前,保羅.倫登是國務院派駐越南的外交官,當時來過台灣,稱讚台灣是經濟和政治奇蹟,他昨日受美國在台協會及經建會之邀在「二○○八台灣競爭力論壇」發表演講。

     保羅.倫登以美國在1990年代經濟蓬勃發展的經驗,提出競爭力的要素,當時美國政府開放市場競爭是最關鍵的作法,例如,雷根總統當時給予汽車業和工會一些保護,以避開日本車廠的競爭,可是仍無法阻擋來自日本汽車的競爭,這改變了美國的汽車業。

     最後,日本進口汽車的競爭迫使通用汽車和美國汽車業,在1982年向美國鋼鐵業施壓,要求降價,否則將使用進口鋼材,這結束了壟斷式的鋼價。

     他表示,包括汽車、鋼鐵、電話、航空、貨運及鐵路等各種美國大公司和工會當時都反對競爭,例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這種勢力龐大的企業,聘請數十位遊說者反對競爭和解除管制,但最後還是無法維持獨占,而這些勢力強大的利益體是怎麼輸的,這個政治問題就是因為政治領袖願意支持「經濟改革」和「增加競爭」。

     保羅.倫登表示,美國這些年來努力在做的事,是開放競爭,「讓新一批人賺錢更容易」,有人曾說競爭會傷害到窮人,但以美國的經驗,競爭對窮人是好的,例如日本出產小汽車,創造更多人的就業,沃爾瑪進入市場,運用服務業基層人力,垃圾債券則讓一些借不到錢的人可以取得資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