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是大勢所趨。不過它的潛力在於內容,並非硬體;而其發展也將限於特定場域,並非全面適用。
如今數位內容尚未普及的主要原因是版權疑慮,只要這個瓶頸解決,電子書將邁入另一個嶄新里程碑。但是,從硬體來看,目前對於電子書專屬閱讀器的期待似乎過於樂觀。因此,我希望談談硬體閱讀介面的發展與希望。
雖然電子書可以無紙儲存,但現今列印成本降低,便利性提昇,新技術反倒強化了傳統閱讀習慣。電腦往往只是數位內容的儲存設備,而非終端閱讀介面。使用者隨手列印,人手一份,讀完即丟(反正有電子檔),文字數位化非但未造就無紙化,反倒製造更多紙張消耗。
CNN曾經報導英國某家出版社的絕版書列印機器,它可以透過網路尋找絕版書,五分鐘內快速列印,裝訂封面,一本新書就誕生了。我曾在1999年於〈資訊自 助餐—即選列印的「後印刷時代」〉中指出這種毫無庫存壓力,卻能保存絕版書並且快速重製的技術,絕對具有商機,如今果然可見其實際應用。也許在不久的未 來,便利商店都可以用類似方式販賣報章雜誌。果真如此,用紙量又將激增。
當然,倘若採用無須供電的薄膜式電子紙張配合POD,也許較為環保。這種介面與當前流行的平版式電子紙張原理類似,但材質不同,採用塑膠薄膜,中間夾以感電荷墨水。它可以像紙張般柔軟彎曲,也可透過類似印表機的機制輸出
試想,薄膜式電子紙張可以像活頁紙般收存,使用者買書時只要帶著這本「書」去出版社列印,看完後再更新資料即可。此外,這種電子紙張沒有儲存設備,也沒有 運算單元,大幅降低數位重製的可能性 (除非逐頁影印,但未來發展勢必會讓電子墨水於感光複製時抹去資料,以防盜拷)。薄膜式電子紙張輕薄柔軟,符合傳統閱讀習慣,的確是不錯的紙張替代品。我 曾經在2004年於〈古騰堡輓歌:電子紙張與電腦文學創作的距離〉中介紹過薄膜電子紙,然而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太多實際應用。目前電子書閱讀主流仍停留在智 慧型手機與使用電子墨水的平版閱讀器;然而我個人相信,如果電子書技術持續發展,在閱讀習慣與版權壓力的雙重導向下,未來利用薄膜式介面的發展機會其實不 小。
然而,即使有一天無紙化時代真的來臨, 平版式閱讀器 (例如亞馬遜 Kindle) 距離「綠能產業」仍然遙遠。
首先,生產閱讀器的耗能遠高於印刷書籍。況且電子產品生命週期短促,每年數波「換機潮」勢必造成更大的廢棄物污染。除非徹底改造產業,建立 完善回收機制,構成如 William McDonough 與 Michael Braungart 所倡議「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的產業鏈,否則在現今消費主義強調「高汰換、高獲利」的思維下,要靠數位化來達成綠能夢想,豈不是與虎謀皮?因此,電子書只能在知識保存與資訊流通中扮演 嶄新角色,然而要達到環保節能,省錢無紙,其實是緣木求魚。
其次, 我個人認為電子書閱讀只適合當做手持設備的附加功能,沒必要單獨販售。當然,專屬電子書閱讀器有利於數位版權管理,方便將電子書「鎖」在硬體中;然而試 想, 終於擺脫行動電話眾多門號的「雙槍俠」, 是會直接利用手機閱讀 txt、pdf、html 電子書,還是額外多帶一台閱讀器,而文件格式又無法與其他機器通用?
再者,有多少人願意捨卻彩色螢幕,回過頭以昂貴價格購買單色的電子墨水閱讀器,花大錢專門「讀書」?想要閱讀,日本有紙張印刷的「文庫 本」,歐美有「口袋書」,體積小,紙張磅數輕,價格又便宜,而且新書出版頻率快,對於短程通勤者而言更加經濟實惠。上班族通勤時間大約在一個鐘頭上下,並 不需要一次攜帶數十本,甚至數百本書籍。因此除非長途旅行,否則電子書所強調「坐擁書城」的優勢,大多只是「數位虛榮」罷了。
更重要的是,即時有時間,使用者也未必想要看書。除非在學校,以電子書包作為學習工具;否則一般手持式設備普遍具有聽音樂、收音機、看影 片、玩遊戲等功能,有多少人會選擇閱讀?更何況,在影音媒體充斥,閱讀人口持續下降的今日,很多人幾乎不讀書報雜誌。即使看,也大多偏好彩色圖片與動態新 聞。目前市面上單一功能、單色的昂貴閱讀器,除了滿足數位新貴的時尚好奇感外,究竟有何實用性?
倘若強調電子紙張的省電性,只有頁面轉換需要耗電,那麼附加無線網路等功能後,續航力就沒有那麼突出了。其次,倘若單純拿來讀書,一般人需要超長續航力 嗎?不知道電子書閱讀器生產廠商是否做過調查,現今每人平均閱讀時間有多長?一般人大多利用零碎時間(例如通勤)閱讀,那麼手機、小筆電、甚至電子辭典都 可以勝任愉快。 除非是長途飛行或長時間無法充電,否則有多少人會花大錢購買一台超高待機時間的閱讀器?
文字閱讀是千百年來累積的傳統習慣,電子書利用新技術模擬舊習慣,除了讓新技術強化舊習慣(例如列印強化用紙量)外,難免會因為現今多媒體充斥,讓閱讀遭受邊緣化。不過,對於電子書介面發展,我仍然具有一些期待。
首先,發展電子書,就應該打破傳統文字的窠臼。例如,Amazon 出版社的Kindle 除了提供更便利的訂閱機制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文字轉換語音」(text-to-sepcch)功能,可以讓機器念書給讀者聽。這個功能其實並不 新奇,我在207年四月的文章〈有聲勝無聲?Podcast傳播對藝術創作的啟示〉中,便已經談到世界上最重要的電子書資料庫之一「古騰堡計 畫」(Project Gutenberg)對於 TTS 的嘗試,只是當時語音聲調還不太自然而已。另一方面,Microsoft Reader 也早在 2000 年就投入英文字轉換成語音的研發。從文字到語音,其實是回歸人類資訊認知最直覺自然的模式。
無獨有偶,工研院所發展的「MP3視障數位有聲書系統」,是台灣自行研發的語音轉換系統,可以即時將中、英文字轉換為語音。在多年前,這套 系統可以讓20萬中文字以12秒鐘下載,20分鐘轉換成約15小時之語音檔,比人工錄音快45倍。而今日發展出即時轉換,則更邁進了一步。目前這種文字轉 換語音系統自然沒有真人錄製有聲書那麼鏗鏘有力,感情洋溢;然而這畢竟只是當前技術的侷限罷了,將文字閱讀轉換為語音說書,其實是一種回歸人類最原始資訊 溝通模式的技術。只是透過數位媒介強化,TTS 非但可以提供視障同胞使用,也可以讓忙碌開車、或是無暇閱讀的人,以聽的方式吸收資訊,欣賞文字之美。解放視覺,是文字口語化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為了 保障出版物版權,工研院系統採取傳輸加密,以及語音檔嵌入使用者個人識別碼資訊,同時提供浮水印偵測功能,可追蹤合成語音檔的使用者,可以避免侵害著作權 的檔案散佈,也讓有聲書的發展出現新的突破。
其次,即使要閱讀,為什麼一定要使用平板螢幕?如果使用頭戴式顯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也許可以讓閱讀更輕鬆。很多人對於電子書的詬病,都在於閱讀器過於沈重,或是長時間閱讀不夠舒適。那麼,將閱讀器做成眼鏡,戴在眼前, 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又或者,採取投影式螢幕,讓任何平面都可以變成閱讀介面,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另外,最好要加上聲控翻頁功能,使用者就可以更方便地 閱讀了。
最後,文字畢竟屬於非常古老的技術,在過去科技無法妥善保存資訊的時代,犧牲視覺、聽覺以有效儲存記憶,唯有倚靠文字。然而,在今日多媒體 充斥的時代,是否一定要將文字視為資訊保留的唯一工具?閱讀是否為知識傳承、資訊傳播傳播的唯一媒介?我想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現今知識分子普遍存在著強烈 的「文字中心主義」;然而時至今日,如何善用多媒體優勢,將成為未來更重要的課題。
因此,為什麼一定要電子書?當聲音與影像逐漸成資訊保存的主流媒介後,「閱視聽」整合介面才是真正的王道。電子書不是不會發展,只是過度樂 觀的預期,只會帶來更深沈的失落。盲目發展電子書,對於閱讀介面過於期待,似乎是以舊思維來思考數位新技術。我個人認為,唯有對於媒體重新認知,重新以宏 觀角度審視文字與閱讀在人類資訊傳播歷史中所扮演的地位後,才能真正掌握未來文創發展的真正趨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