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岸政策開放的大前提之下,雖然吸引台商企業回台上市,已成為新政府的重要財經政策之一,但截至目前為止,台商到香港上市的腳步似乎還沒有受到影響!最主要是亞泥的中國轉投資公司正在香港進行IPO,後續包括:寶勝,正隆、光群雷射等台資企業,也計畫到香港上市。因此,在香港上市台資企業股的表現,在某種程度上,對台灣的母公司,也具有一定參考性。

如果單純用指標性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在香港的台資企業股,對於母公司而言,在股價的表現上,經常出現領先的特性,尤其股價展現走勢之時,這種領先性就更為明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富士康與鴻海,以及台泥國際與台泥。最近看到富邦香港銀行大漲,會不會是富邦金的領先指標?或許可以特別注意。

富士康在二○○五年初在香港上市,並在很快的時間之內,成為恆生成份股,可說是進一步壯大鴻海集團規模的重要里程碑。

◆富士康曾是鴻海的領先指標

當時富士康以三‧八八元港幣上市,一路攻上二○○六年十一月七日的二七‧七元港幣,大漲六‧一三倍,總年值一度來到一八八○億元港幣,約新台幣七千五百多億元,成為鴻海集團之中,總市值僅次於鴻海的公司,但我們發現到,富士康在二○○五年初上漲之後,一直扮演鴻海股價的領先指標,不僅領先起漲,也領先反轉,從兩者股價的對應走勢上,可以看得相當清楚。

富士康在鴻海集團之中,不僅總市值排名第二,而且獲利所占的比重也不低,所以,富士康的表現也反應出整個鴻海集團的獲利水準的變化,這一些也會率先反應在股價上。

當二○○六年十一月七日,富士康股價攻抵二七‧七元港幣之後,開始反轉而下,從事後來看,正是反應獲利成長趨緩的現實面。

對應富士康在二○○七年的業績,果然表現不如預期,全年獲利達到七‧二一億美元,僅較前一年度的七‧一八億美元,微幅成長○‧四七%。

也因為如此,去年一整年富士康的股價不斷向下修正,一度下跌至九‧八元港幣,跌幅達到六四‧六%,成為恆生成份股之中,下跌幅度最慘烈的公司,惟短線上,富士康已有止跌的型態,何時能再有表現?可以作為鴻海集團股的指標。

除此之外,去年台資企業股之中,台泥國際的股價由一‧二七元港幣,大漲至十二‧八八元港幣,幾乎漲了十倍,成為去年表現相當亮眼的個股。

台泥國際在香港之所以可以大漲,與合併嘉泥在香港的轉投資——嘉泥中國有關。

◆台泥國際先漲,台股強力跟進

但同樣的,在台泥國際大漲不久之後,股價的表現開始與母公司台泥開始連結,台泥的股價不久之後,便向上走高,在去年四月份突破卅元之後,一路向五○元以上挺進,甚至今年還一度突破六○元。

因此,在去年台泥股價開始大漲之前,在香港的子公司台泥國際,領先起漲,事實上,台泥國際在台泥集團之中,扮演進軍中國大陸水泥市場的橋頭堡,與嘉泥中國合併之後,在中國水泥市場的實力因此大增,是提升台泥價值的重要基礎。

只不過,台泥國際合併嘉泥中國之後,在去年提列了商譽減損,令去年帳面出現三五‧○六億元港幣的虧損。但從營收來看,去年達到十八‧二九億港幣,成長幅度達到八六‧五七%,以目前中國水泥市場發展的情況來看,今年的業績或有進一步增長之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