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受到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影響,銀行理財專員主要銷售的連動債商品因客戶投資失利引起許多糾紛,也造成不少客訴案件。

看準民眾想要有高利率及保本的投資態度,許多保險公司陸續推出強調保本、保息以紐澳幣計價的連動債保單,結果大受好評,首先國泰人壽在今年元月初率先推出澳幣計價的連動債保單,1個月內便賣出351億元,新光人壽在2月也推出紐幣計價保單,9天內銷售146億元,這類具有吸引力的保單,成為壽險業創造商機的關鍵商品,因國泰、新光高佳績帶動風潮,後續富邦、台壽、ING安泰、大都會國際、安聯等也紛紛推出具有相當具誘因的紐澳幣連動債保單。

◆連動債箇中玄機

所謂的連動債(Structure Note)就是將固定收益的零息債券加上連結一個投資標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投資收益,三商美邦協理蒲中敏舉例表示,假設投資100元,拿投資金額的固定比例(如90元)在固定收益部分,去定存或者購買固定收益債券(如公債等較穩定型的商品),然後固定每一段時間就會配息給投資人;而剩下一部分10元的投資金額就會拿去投資高槓桿的衍生性商品,例如選擇權、期貨、利率交換等,此一標的連結未來可能有漲幅的股票、或是有前景的市場,來賺取投資收益,也就是利用槓桿原理操作風險性較高的金融商品,以取得風險高獲利也可能高的投資報酬。

不過,連動債並非穩賺不賠,因為連動債連結的投資標的還是有可能下跌的。連動債商品都有一個連結啟動機制,當啟動連結時就是將投資的資金轉為投資標的持有,當投資標的上漲或下跌時,投資資金就會跟隨著起伏。這次銀行銷售連動債所引發的癥結點就在於這個連結機制已啟動,但投資標的又狂跌,才會造成投資人的損失;而且通常連動債的規劃是屬於中長期產品,短則3~5年、長則7~10年,這次出狀況的大都是半年到1年的產品,所以無法規避短期行情波動的風險,因此,持有時間的風險也是主因之一。

◆連動債保單以紐、澳幣計價市場發燒

去年受到次級房貸影響全球股市大震盪,看準民眾投資態度轉變,保險公司陸續推出強調保本、保息的連動債保單,蒲中敏表示,壽險公司推出的連動債保單是穩定收益,但投資前會先扣除一定比例的人壽保險費用,且匯率風險必須由客戶承擔。

徐靜慧提到,銀行信託部發行的結構債商品,因不是與保單做連結,所以並不會先扣除保險費用,但相對的在持有期間若投資人有人身風險發生時,是會與其他投資一併計入遺產總額中,通常銀行發行的結構債商品年限會比較短,大部分1~2年到期,但在到期前不一定可以贖回。

目前外幣計價的連動債以紐、澳幣計價的較多也最為熱賣,徐靜慧分析原因是當地的利率本來就較高,自然也可給消費者較好的獲利,因為連動債的保證利率通常會高於外幣定存的利率,其實計價的幣別跟當地的的存款利率水準、幣別的匯率變動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選擇時也要考慮到匯率的變動,而非只看保本率,免得因匯差損失而被吃掉利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