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旗下國泰世華銀昨天搶下中聯信託。國泰金高價出手,不但再度掀起銀行通路追逐戰,也打破民營金控間維持多年的恐怖平衡,吳辜蔡三大家族的金融爭戰被挑起,可能帶動新一波民營金控併購風潮。
「只要分行能夠繼續賺錢,我們就繼續買分行。」國泰金昨天標到中聯信託後,在傍晚緊急召開的記者會上,策略長李長庚拋出這句話,留給外界不少想像空間。
中聯信託標售案昨天開標,蟄伏多時的國泰金大爆冷門,由國泰世華銀重金搶下中聯信託20家通路,一舉超越中信銀,成為分行據點最多的民營銀行。
國泰金對外併購銀行,如今也不再設定分行家數,改採「只要能賺錢,就繼續增加」的彈性策略。儘管沒了特定的數字目標可追趕,但這般豪氣也代表著「無限」的可能。
不過,最近兩年來,從第七商銀到中聯信託,國泰金對外併購案規模,皆僅數十億元之譜。對於實力雄厚的國泰金,法人普遍認為,這僅是國泰金對外併購的一小步,何時才能見到真正震撼市場的「大買賣」?
說到底,大案子可遇不可求,李長庚說:「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國泰金對外併購由原先的雙方合議併購,進展到高價搶標,隱約透露著出手併購的壓力已漸趨急切。
多年前,國泰銀併購世華銀後,緊接著富邦銀去併台北銀,中信金併購萬通銀,帶動一連串併購,各民營金控的金融版圖,處於平衡狀態。
沒想到,台新金後來竟高價搶標彰銀,讓台新吳家擁有的銀行分行通路遙遙領先國泰、富邦蔡家與中信辜家;今年上半年,中信銀以黑馬之姿標得花蓮企銀,分行通路一舉超越國泰世華銀,國泰蔡家落居下風。果然,這次國泰金出手,吃下中聯信託,通路價值之高創下金融重建基金(RTC)標案紀錄,再把中信辜家甩在後面。
市場現在最關心的,便是國泰金出招打破恐怖平衡後,接著出手的會是那家民營金控?
中聯信託Good Bank(資產負債及營業)昨(2)日標售,搶標隊伍跑出黑馬,國泰金控旗下國泰世華銀行出價129億元得標,打敗台北富邦銀行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以每家分行平均3.7億元的價格,取得中聯信託20家分行通路。
外界對國泰金的出價感到意外,但國泰金策略長李長庚篤定地說:「我們有把握這是個right price(合理價格)。」他並樂觀預期合併中聯信託一、兩年後,即可獲利。
國泰世華銀標下中聯後,分行家數由140家增為160家,立即越過中國信託銀行,躍居民營銀行第一;銀行資產市占率從4.6%提高至4.8%。
金融重建基金(RTC)昨天也同時委託中央存保標售中聯信託171億元的Bad Bank(不良債權),由奇異金融集團旗下的馬來西亞商富析資產管理公司以27.27億元得標。
以中聯目前資產是負203億元計,扣掉RTC賠付的129億元,國泰等於花74億元買進中聯20家分行,平均每家分行3.7億元。相較今年6月中信銀以每家分行1.16億元標得花企,國泰世華銀本次出價刷新歷次RTC標售問題金融機構每家分行紀錄。若干外資分析師對國泰世華銀的出價過高也有質疑。
李長庚表示,中聯信託放款322億餘元,逾放比僅0.2%,資產相當乾淨,「應是RTC標售以來品質最好的案子」。此外,中聯20家分行可全部搬到台北縣市,也是其他RTC標案未有,國泰世華銀接手後,分行可以很快獲利。國泰世華銀台北分行數將因而從65家增為85家,在台北的分行數僅次於永豐銀行及台北富邦銀。
李長庚說,中聯信託案表面標購價雖高,若加上增提呆帳損失及搬遷分行等費用等隱藏成本,價格其實相對低。他強調,國泰金作法謹慎保守,不敢亂出高價,「否則會被老闆打屁股」,因此這次標中聯信託的價格並沒有太貴。
此外,中聯信託大多數資產都是在民國78年取得,李長庚表示,中聯信託資產取得成本低、幾乎都在台北縣市,國泰內部評估,這些不動產至少有10%的潛在增值空間。
國泰世華銀行標下中聯信託,光中聯信託擁有的不動產價值,國泰世華就認為會增值超過7.4億元。國泰金控策略長李長庚說,這些不動產多在台北縣市,取得時間早,增值空間至少1成以上。
李長庚,中聯信託目前擁有的不動產多是在民國78年時取得,成本低,且地點多在台北縣市、台中市。
目前中聯信託15家分行,11家都在台北縣市,自有行舍也幾乎都在精華地段,在台北市的民生區、城中、信義、中正區,仁愛路上還有五分埔附近都有據點。
李長庚說,目前大台北區的不動產市場相當好,這些資產不但有潛在獲利,而且又有生產性。國泰金控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大買家,旗下國泰人壽在全台擁有200多棟不動產,國泰建設近年來在台北精華區屢投入重金搶重大標案,外界認為,國泰搶標中聯信託,代表國泰仍看好大台北不動產市場。
另外,中聯信託投資用的34筆不動產,也有一定的潛在增值空間,較受矚目的有新竹凱撒大飯店、台北市南京東路及民生社區店面、新店華城及台北縣汐止的住宅用地,目前都隨房市熱而身價看俏。
引起國內外金融業者表態搶標的中聯信託標售案,昨天開標前夕,演出「外銀落跑記」,原本盛傳要參與投標的匯豐銀行根本沒有現身;英商渣打銀行交出資格標,卻臨時被總部召回而暫停投標。
反而演出國泰金跟富邦金蔡家「兄弟搶標」戲碼,「惦惦吃三碗公」的國泰金,最後以黑馬之姿成功奪標。
金融重建基金(RTC)去年底開始標售問題銀行以來,中聯信託Good Bank(資產負債及營業)是最搶手的一個標案,不斷有銀行主動對外表明會投標,一直沒吭氣的國泰世華銀行,昨天卻出乎意料高價得標。
國泰世華以如此高的通路價值出手,顯示其勢在必得的決心。據了解,國泰世華在之前花企標售案中,也曾出價競標,但搶輸中信銀,這次不敢再輕忽。
行事低調一向是國泰金給外界的印象,這次標購中聯信託案更是保密到家,在存保宣布得標者前完全沒有走漏任何風聲。不論是在花企或中聯標案中,包括財顧跟存保公司人員,都很難看出國泰金的意向。
據了解,國泰金實際開始研究中聯標售案時間不長,從昨天往回推算,不過是一個多月作業時間,但實地查核的每項環節都沒少,包括面談、不動產鑑價等,甚至還在短短時間內,發現中聯的不動產資產至少還有出價的10%增值空間等潛在利益。這也是國泰金願意出高價的原因之一。
除了國泰的出線大爆冷門,這次報名參加中聯標售案實地查核的有七家國內外金融機構,其中有四家交出資格標,包括英商渣打銀行、國泰世華、台北富邦及上海商銀。原本傳出有意投標的匯豐銀行並未交出資格標。
通常交出資格標就表示會出價競標。但昨天下標單的只有國泰世華、台北富邦及上海商銀三家,其中以台北富邦出價最接近國泰世華。據了解,已在台灣吃下新竹商銀的英商渣打銀行,是在最後一刻,因次級房貸及併購美國運通銀行等問題,被總部臨時召回,暫停投標,但這已透露渣打要在台擴大併購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