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來硬碟價格數度下探,容量方面2.5吋達到500GB,3.5吋也超越1TB大關,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外接硬碟自然會成為最好的大容量儲存媒介。

    1.輕巧2.5吋成主流

    就大多數會買外接硬碟的人來說,攜帶性常會是選擇的最大要件,在這樣的條件之下,2.5吋硬碟只有3.5吋面積的三分二,厚度也只有一半不到,而且不用外接電源自然是攜帶性最強的儲存媒體。因此在注重攜帶性的外接硬碟上,大多是以2.5吋為主,而容量方面從160GB到500GB不等, 目前主流的容量大約落在300GB左右,對於有大量資料需要攜帶的商務人士或影音玩家來說,已經相當足夠。

★3.5吋容量、效能兼具

    2.5吋硬碟注重攜帶性,3.5吋的外接硬碟自然有它的生存之道。3.5吋硬碟最大的優勢就是效能強、容量更大,這樣的前提下,就變成備份資料或擴充電腦空間的最好選擇。效能方面,即使是效能出色的2.5吋硬碟,受限於USB介面的限制,傳輸速度大約都在30MB/s左右,然而3.5吋硬碟的體積較大,有更多的空間設計輸出介面,若配合傳輸效能強的eSATA介面,傳輸速度可達到90MB/s左右,更為適合傳輸、備份大量檔案。

    ★攜帶選2.5吋、容量挑3.5吋

    3.5吋另外一個優勢就是容量更大,目前3.5吋的外接硬碟容量都能達到1TB以上,雙槽的外接硬碟甚至可高達2TB的超大容量。但由於USB電力較小,且3.5吋通常都採用轉速較高需要較高電力的硬碟,導致一定要外接電源才能驅動,限制3.5吋的攜帶性。

    然而這樣的儲存容量,不論是家庭要儲存大量的影片、相片,或是工作室要儲存、備份檔案,都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整體來說,外接硬碟的已經演變為2.5吋屬於攜帶性的產品,而3.5吋則提供大容量、高速的儲存。

    2.eSATA最快、USB普及

    影響外接硬碟傳輸效率的重要關鍵就在於介面,現在主要的介面包含最常見的USB 2.0、FireWire和最新的eSATA三種。USB是目前最基本的傳輸介面,優點是流通性最高且最普遍,但是傳輸速度較低是明顯的缺點,很難突破30MB/s速度的障礙。

    ★FireWire效能居中

    其次是在蘋果電腦上使用已久的FireWire介面,優點是傳輸速度比USB還高, 不過也只有維持在40MB/s左右,除非是少數機種才有配備的FireWire800效能才可能達到USB的兩倍以上,不過對於現在大檔案的傳輸還是稍嫌不足。且使用並不是很普及,較舊或入門的主機板上並不一定會有配置,現在硬碟大多和USB搭配成雙介面外接硬碟。

    ★eSATA普及率較低

    而近年來發展的eSATA規格,是由內接的SATA介面發展而來,最大的優點是能發揮硬碟接近百分之百的傳輸速度,以2.5吋硬碟來說,快的產品可以達到60MB/s,幾乎都是USB速度的兩倍。在3.5吋硬碟的部分,平均傳輸速度則有接近90MB/s的速度。相較之下,對於大檔案的傳輸或系統備份,具eSATA的產品會省下很多的時間。目前的瓶頸在於介面的流通性較差,僅有部分新規格的主機板才會支援eSATA,若需要另外購買轉接介面,仍然不是很方便。

3.軟硬體合作成趨勢

    購買外接硬碟除了儲存檔案或攜帶外,還有些人會以備份檔案為主要用途,即使是2.5吋500GB的硬碟,用來備份文件檔案也很足夠。

    ★備份交給軟體就搞定

    有許多的外接硬碟附帶各種軟體,大部分是以備份軟體為主,也有少部分的硬碟會搭配防毒軟體來販售,不僅備份資料不用自己動手,設定完排程就可以交給電腦自己處理。

    ★影音內容正風行

    另外,部分產品也會搭配大容量的影音檔案販售,例如搭配目前相當流行的線上遊戲,或是歌手的音樂或MV,都是目前所見到的銷售方式。

    4.SSD硬碟異軍突起說到外接式硬碟,不得不提的就是最近逐漸發展的SSD硬碟。與傳統硬碟相比,在效能、耗電與體積等方面都相當出色。

    ★輕薄、耐震、行動性極高

    SSD效能強再配合比2.5吋硬碟還要輕巧的體積和重量,且沒有硬碟的馬達,外出攜帶不需要擔心受到碰撞,在重量、體積與耐震都比傳統硬碟還好,所以SSD是未來攜帶性儲存媒體的趨勢。

    ★要成主流仍需時間

    SSD硬碟的品質參差不齊,關鍵的控制晶片會影響到傳輸和多工的效能,標示上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辨識比較困難,現階段除非有特殊的需求,否則大容量以外接硬碟,小容量以隨身碟是最佳的儲存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