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創造知識的企業」這篇經典論文,這除了是《哈佛商業評論》有史以來第一篇關於「知識管理」的論文,也被公認是現代知識管理研究的代表作,從此奠定了野中郁次郎「知識管理大師」的地位。

不管在學術界或企業界,只要想談「知識管理」這個議題,沒有人能跳過野中郁次郎。他的理論和發現打下了當代知識管理的地基,他的著作除了得到美國出版者協會的「最佳管理圖書獎」,也被大前研一讚譽為:「日本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管理學著作」,策略大師麥可波特更說他所研究探討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管理前沿」。

最近,野中郁次郎應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的邀請來台灣旅行,也分享了他在知識管理領域的最新成果。他以充滿禪意的語氣和神情說:「一個好的領導人必須具備詩人的特質。」再次強調「內隱知識」的重要性,以及一切創新活動都必須回歸觀照人的價值。

大師語錄──
好的領導人要具備詩人的特質,把複雜抽象的理念,轉化成簡單具象的口號與行動。

野中郁次郎最新的著作是2008年出版的「Managing Flow: A Process Theory of the Knowledge-Based Firm」,這本書從他的知識管理理論出發,全方位談論企業創新要素,並且引用了許多知名日本企業的相關案例,從研發創新談到新世代企業領導人所需的特質。

「好的領導人需要具備詩人的特質,把複雜抽象的理念轉化成簡單具象的口號和行動。」野中郁次郎說,詩人對情感的敏銳和絕佳的隱喻能力,是領導人進行溝通時最需要的。

他半開玩笑地說,像歐巴馬只靠「Change」和「Yes! we can do it」就選上美國總統,他顯然具有某些詩人特質。

野中郁次郎說,就像高級餐廳裡的侍酒師能感受細緻的味覺並且精準表達出來,幫想喝酒的客人找到適合的好酒一樣,這些侍酒師和詩人一樣都具有過人的感受力和溝通力,也是管理人和領導者很重要的能耐,理性和感性兼備,是藝術家也是科學家。

大師語錄──
好的領導人要像高級餐廳的侍酒師,須具備過人的感受力和溝通力;理性感性兼備,是藝術家也是科學家。

他認為,像豐田、本田、佳能這些知名的日本企業,甚至已把這樣的特質轉化成企業文化,以感性來產生信任,以信任來整合有價值的經驗並產生知識,再促使這些知識在組織內流動分享並驅動創新。他說:「在企業內,所有的知識和人都不會有意義的,除非有了信任,只有相信能產生力量。」

野中郁次郎也認為,企業光是創造知識是不夠的,更需要創造智慧,用智慧來拉動公司內的知識,再繼而由知識拉動資源,這樣才能讓公司不斷經歷挑戰而成長,因為企業競爭永無止盡,所以創新也必須生生不息,要讓智慧成為創新的引擎,這樣公司才能可長可久,一直走在真善美的經營方向上。

長年觀察日本大企業的知識管理活動,野中郁次郎認為「知識場」的營造對於創新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所謂的「知識場」並不是指特定的空間或硬體,而是一種意象,指的是知識創造和流動的場域,像是小酒館、溫泉旅館、甚至是網路和每個人電子郵件所串連起來的空間。

大師語錄──
企業光是創造知識是不夠的,更需要創造智慧,用智慧來拉動公司內的知識,繼而由知識拉動資源,才能讓公司不斷經歷挑戰而成長。

他指出,許多日本企業在啟動跨部門的大型合作案時,專案領導人都會刻意把來自各部門的重要幹部帶到遠離公司的溫泉旅館三、四天,讓所有的成員不被打擾,也不能隨便落跑,以專心溝通彼此對專案的想法。

他說,通常第一天都會是吵翻天的局面,但是在最後一天卻往往都能順利凝聚共識,在這樣高密度的相處下,專案的成員們都能聚焦在任務上,以公司利益來討論和交流,甚至可以和原來不喜歡的人有高效率的合作。他說,在喝酒泡湯的時候,人的情緒和肉體都是赤裸裸的,也是交流情感建立信任最好的時機。

野中郁次郎談的是知識和管理,但是關注的焦點始終是「人」這個字,他不斷強調人的價值和多元性,這樣的洞見也造就了他知識管理大師的地位。

就如同1991年他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明白點出,美國企業太迷信數據資訊所代表的「硬知識」,並引用日本企業如何從人的特質去創造「軟知識」,進而不斷創新求勝。這位現年74歲的日本國寶級學者顯然一直堅定地相信:「只有了解人性,才能造就有意義的創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