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伯爾尼大學的心理學家聲稱,經過一種心理學的實驗證實,「善有善報」定律的確存在。

實驗是這樣子的:實驗者坐在特製的計算機前,將計算機中的虛擬錢幣贈送給他想贈送的對象,遊戲計算機會在螢幕上顯示個人捐出錢幣的紀錄,如果這個人也有「進帳」,則不會顯示金錢的來源。經過一段時間後,計算機上顯示捐錢最多的人,反而因為接受進帳而累積了最多的金錢。這是一種心理學上的理論,一個人從事了慈善行為,即使不能從直接受益人得到回報,也會從第三者間接地得到。

在佛教裏面,將助人的行為稱為「種福田」;福田是幸福之田,意即產生幸福的田地。正如同在田地裏播下了一粒種子,到秋天就可以得到大的收獲。即是說,布施、助人如種子,田地如三寶、貧苦的人,讓有需要的人得到幫助,我們在心理上也因見到他人展歡顏,進而得到喜悅及增長饋贈社會的自我肯定,在生活中逐漸產生幸福感及助人的實踐動機。

由這個人類心理層面相互關涉的理論擴而大之,可知人們對於守法、愛心等等的道德養成,事實上是環環相扣。

力挽社會不良風氣也許無法靠一個人,但是由點擴展到線,由線整合為面,由個人小小力量而眾志成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