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凱雷集團日前決以每股一七元、股價淨值比二.二倍高價參與大眾銀行增資案,引起外界震驚,國內金融市場人士更以凱雷是否為「凱子」,質疑收購價格過高;但根據外資圈消息,凱雷將不僅參與大眾銀增資,日後更計劃將京城銀、遠東銀進行「三合一」。

    近期外資圈盛傳,外資財顧公司已積極運作大眾銀、遠東銀及京城銀「三合一」包裹併購計畫,由於此舉勢將成為國內規模、手筆最大的外資介入金融整併的指標案,對國內其他金融集團,將引發殺傷力的競爭威脅,讓國內金融產業大洗牌。

    日前以高價認股大眾銀私募案的凱雷,之前透露將引進一、二個策略結盟伙伴共同投資。據熟悉合併案外資圈人士透露,凱雷之所以高價入股大眾銀,主要用意即希望以大眾銀為一佈局平台,醞釀另一新整併計畫,將遠銀和京城銀納入,以發揮彼此據點互補,總行數規模一四九處等經濟規模優勢,並可藉此洽商優勢,爭取主管機關支援條件。

    若以三家銀行當前營運推算,遠東銀每股約有二二元至二四元水準,大眾銀、京城銀約在一七、一八元,與日前凱雷參與大眾銀私募條件不謀而合。

    對於凱雷研擬推動三合一,大眾銀、遠東銀高層主管低調表示,目前並未接觸上述提案,惟兩家銀行高層均對「三合一整併構想」表達頗具吸引、競爭力的立場,也透露出不排斥結盟的意圖。

    外資圈人士指稱,投資銀行的三合一提案其出發點在於,依照當前諸多外資入股案觀察,單純認購一中小型銀行,仍無法發揮規模競爭力,大眾、遠東及京城三家銀行不僅在據點上有明顯互補優勢外,股本也都屬於有利整併的合宜水準。

    依照提案三合一計畫的投資銀行規劃,雖然大眾銀、遠東銀及京城三家銀行均屬掛牌上市公司,三合一整併計畫似乎看似過於龐大且難度偏高,惟若能將投資買主對象單一化,搭配換股機制輔佐,便有落實的良機。

    一位國內金控高層評析,執行三合一的整併計劃並不難!私募基金可先對主要整頓的存續銀行取得七○%、八○%絕對主導權,然後對其他二家銀行投資達到相對領先、主導的持股水位,接著再以規劃存續銀行出面,對其他二家銀行展開換股合併,即可以「不致龐大的收購資金」,達成三合一的美計。

   外傳國際私募基金凱雷集團有意以「三合一」的方式吃下大眾銀、遠東銀、京城銀三家中小型銀行,美系外資法人昨(十五)日指出,在「產品與客戶互補性」與「規模經濟」考量下,凱雷這招棋是下得對!摩根大通證券更直指,金融股併購行情再起,應傾全力加碼台灣金融股。

    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大眾銀企金較強、遠銀消金較佳、京城銀又是以中南部為主要據點,從產品與區域互補性來看,凱雷的三合一考量應是正確抉擇。

    該分析師指出,遠銀董事會與股東會通過的八十億元私募案,約佔股本二○%至三○%,據了解,大股東徐家私下已表態願意讓出單一最大股東、但希望仍能維持二○%持股,明顯表達誰能掏出八○億元全數吃下遠銀私募,就等於能將遠銀娶回家。

    凱雷日前以每股十七元「高價」入股大眾銀,包括美商高盛證券在內的外資圈sell side分析師,對於凱雷與大眾銀能擦出什麼火花感到好奇!因此在外傳凱雷「積少成多」的在台金融業佈局戰略,用「三合一」包裹模式收購遠銀、大眾銀和京城銀,已化解此一疑慮。

    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認為,凱雷若想要達成二○%至二五%的投資報酬率目標,光靠大眾銀很難達成的,利用京城銀與遠銀擴大經濟規模是可行之路,但前提是必須全數取得這三家銀行的主控權,否則屆時將騎虎難下。

    美系投資銀行主管表示,台灣金融市場迥異於中國,私募基金入股大型金控(不管是公營或民營)已不抱持太大期望,中小型銀行反倒更為搶手,雖然竹商銀、大眾銀等已陸續被買走,隨著拆借利率越來越高,部分存款不足、必須高度依賴拆借市場的中小型銀行,生存壓力將會越來越大,也給予私募基金更多機會。

    若要操作金融股併購行情,摩根大通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徐世德指出,除了大眾銀外,列為併購名單者還包括中信金、玉山金、遠銀、萬泰銀、台中銀、京城銀、第一金、華南金、合庫、彰銀、台企銀等,其中又以中信金投資題材最為豐富。

   排除渣打、花旗收購國內銀行,私募基金凱雷入股大眾銀堪稱以第一樁高價投資本土銀行的國外私募基金;尤其記者會上大眾銀提及,凱雷與大眾銀討論後,同意未來可引進一到兩家策略投資人共同投資,而此策略投資人不能與凱雷為關係人,且為國際級金融機構,目的是對銀行業務有所助益。上述談話似乎透露出入股尚未落幕,後續仍有故事。

    凱雷以每股一七元價格,認購大眾銀私募普通股、可轉換特別股及可轉換金融債,合計投資總額二一五億元;五年後股權轉換,可望取得三六%股權及過半、七席董事席次。

    大眾銀除二○○三年因現金卡發行,每股獲利曾達二.二九元外,其他年度獲利狀況並不佳。今年上半年提存後稅前虧損一.○三億元,每股稅前虧損○.○五元,因自去年出現虧損,每股淨值滑落至七.五元、資本適足率降至八.七%。即使凱雷資金到位後,資本適足率提升至一三%以上,年底再積極打銷將三.六%逾放比降至二%至二.五%,惟今年營運恐仍難逃虧損。

    分析師認為,大眾銀每股淨值已降至七.五元,以此計算收購價為二.二六倍股價淨值比,遠高於同業收購價格,且之前渣打收購竹商銀(股價淨值比二.三倍)為全數收購,但凱雷僅投資三六%,且承諾對大眾銀持股不會過半、高雄陳家及光陽柯家維持經營權不變,此收購條件為業界少見。

    此外,一般而言,銀行私募增資多有其資金到位的急迫性,因此大多在宣布私募投資者後,隨即確定股東臨時會的召開日期,讓資金儘速到位。不過,大眾銀私募案七月上旬宣布,卻規劃股東臨時會延遲至九月召開,私募資金九月底到位,時間規劃不符合常軌,不禁讓外界揣測,私募增資案尚未悉數定調,不排除是在等候遠銀和京城銀收購案,甚至背後還有更大的私募基金合作對象,正積極和凱雷運作金融圈「三合一」包裹收購的首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