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形態,是指在一段時間內股價運行所形成的圖表形狀,它往往出現在市場橫向延伸的過程之中,有時也會在圖表上表現為突然性的上昇和下降而無明顯的橫向延伸跡像,而且持續時間較短,往往在1-2日內完成,比如我們後面將談到“V”形反轉形態。但大多數形態都有一定時間的形成過程,並且有比較明顯的橫向延伸狀態出現。

  事實上,我們研究的任何一個上昇和下降趨勢,在它們真正發生之前,都會需要一段時間來醞釀,這段醞釀期就構成了一個形態。而一個趨勢形成之後,在它向上或向下運行一段時間之後,也往往會暫時停下來休整一下,之後繼續沿原趨勢方向運行,這個暫時休整期也構成一個形態。

  形態分析並不像有些投資者想像的那麼困難,但是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就是成交量。成交量是形態分析的一個重心所在,它往往是判斷一個形態最重要的指標,在後面的討論中,我們將針對每一種形態配合成交量情況進行探討。但在我們對具體的形態進行分門別類的探討之前,我們先介紹幾個形態理論中的基本概念。

  一、反轉形態與持續形態

  股價運行所形成的價格形態有兩種最主要的分類———反轉形態和持續形態。

  顧名思義,反轉形態意味著原有趨勢正在發生重要的反轉,而持續形態則表示市場僅僅暫時作一段時間的休整,把近期的超買或超賣狀況調整一番之後,股價仍沿原趨勢方向繼續運行。持續形態,有時我們也稱之為鞏固形態或中繼形態,它是一個趨勢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暫時的休整,而反轉形態則是改變原有的重要的趨勢,形成一種與原趨勢方向相反的趨勢。

  因此,從技術分析的角度看,對投資者來說,雖然持續形態的判別在操作中有較高的分析價值,但更重要的任務是研究、分析、分辨出重要的反轉形態,從而從交易時機角度對其預示意義作出即時的、正確的判斷,以便在實際操作中對自己的買賣操作作出正確的決定。

  當下降三角形形態完成之後,開始向下突破,股價繼續原來的下降趨勢向下發展,這個下降三角形形態只是在股價下降趨勢過程中的一個短暫的休整,並沒有改變原來的下降趨勢,因而屬於持續形態。大家可以比較一下這張圖中的三重頂形態和下降三角形形態,體會一下反轉形態與持續形態的區別。


形態分析(中)

  在分析、判斷反轉形態和持續形態時,我們特別要注意對以下幾個方面的觀察和研究:

  1、在市場上事先有明確的趨勢存在,這是所有反轉形態和持續形態形成和存在的前提。只有事先存在比較明確的上昇或下降趨勢才能談得上對該趨勢的反轉和持續,如果事先並無趨勢存在,只是一個橫向延伸的無趨勢狀態,那麼,我們的形態分析便沒有意義了。如上期所示,在三重頂形態形成之前,有明確的上昇趨勢存在,股價從年初一直上漲到5月初,而在下降三角形的形成之前,也有一個明確的下降趨勢存在。

  2、原有趨勢即將反轉的第一個信號,經常是重要的趨勢線被突破,在有關趨勢理論的學習中我們知道,重要的趨勢線被突破,其本身就意味著原來的趨勢正有所改變,但它不一定馬上出現對原趨勢的反轉,而是常常以橫向延伸的價格形態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事態的發展,股價最終要擺脫該形態的束縛,向上或向下進行突破,這樣我們才能確定其究竟是反轉形態還是持續形態,並以此來決定我們的買賣方向。如上期所示,在三重頂反轉形成之前,有上昇趨勢存在,A為該上昇趨勢的支撐線,在股價抵達15.58元的高點之後,在a點向下跌穿A的支撐,預示著原有的上昇趨勢即將出現反轉,但反轉向下的情況沒有馬上出現,股價橫向延伸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將三重頂形態完成,之後向下突破,擺脫該反轉形態的束縛,形成對原上昇趨勢的反轉向下。

  3、反轉形態的規模往往較大,而持續形態則相對較小。這裡所說的規模的大小,是就價格形態的高度和寬度而言的。高度標誌著形態波動性的強弱,而寬度則代表著該形態從發生到發展到完成所花費的時間。通常情況下,反轉形態的規模越大,隨之而來的市場動作就越大。我們這裡是指在通常情況下,因為在重要的反轉形態中,有一種“V”型反轉形態,其形成時間較短,往往在1-2天中完成,但其形成後市場反轉的力度卻非常之強,這在後面我們會詳細談到。

  而持續形態就不一定,一般情況下,持續形態的規模相對都比較小。仍如上期所示,三重頂反轉形態的形成超過1個月的時間,振幅達到1.30元左右,相對而言,下降三角形的持續形態的規模就較小,時間大約為半個月,振幅為0.85元左右。

  4、對反轉形態而言,頂部形態所經歷的時間通常短於底部形態,但其波動性較強,而底部形態價格範圍波動通常較小,但醞釀時間較長。

  正因為如此,辨別和捕捉市場底部比捕捉其頂部通常容易一些,即使犯錯,損失也相對較少,而逃頂的難度要大於測底的難度,我們常說的“買是徒弟,賣是師父”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捕捉賣出時機往往比抓住買入時機更重要。

  5、無論在反轉形態還是持續形態中,成交量在驗證向上突破信號時的可靠性方面,具有較高的重要性。價量關係是股價運行的一個內在規律,成交量的放大是股價上漲的內在動力和基礎,也是驗證價格形態完成並向上突破有效性驗證的重要線索,同時它也是必需的。當價格向上突破時,成交量並未出現同步放大的態勢,那麼整個價格形態及其向上的突破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了,該突破最終成為假突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但是在趨勢的頂部反轉過程中,股價向下突破時,成交量卻並不重要,市場會因自身的“重力”而呈“自由落體”式的下降,而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


形態分析(下)

  在形態分析理論中,頸線是一個常見而且十分重要的概念。在股價構造一個形態的過程中,股價上下振蕩波動,總體呈現一個橫向延伸的狀態,多空在此進行爭奪,展開拉鋸戰,雙方各擁有自己的一道防線,或為支撐線,或為壓力線,其支撐或下壓的力度都是非常強的。

  無論支撐線也好,壓力線也好,這種在形態形成過程中阻擋股價向上或向下方向前進而形成的一個區域,都可稱之為頸線。它往往出現在反轉形態中,通常是多空雙方力量對比的分水岭,是多空戰鬥最為激烈的地方,是多空雙方攻守中的最後一道防線。它的突破也意味著整個形態的完成,代表著多空雙方中的一方防線的崩潰,多空力量對比迅速向獲勝的一方傾斜,出現兵敗如山倒的態勢。獲勝一方披荊斬棘,長驅直入,形成一個階段性單邊向上或向下發展的趨勢,這一段行情發展順暢,投資者可借以大獲其利。

  由此可見,頸線對於形態分析的重要性確實不可小視,它是多空雙方的必爭之地,也是投資者進行形態分析時的一個重要內容。

  通常情況下,頸線多為水平線,有時也會向上或向下傾斜,但角度一般都不大,傾斜角大的我們一般不將其視為頸線,而只作為普通的支撐線和壓力線,其操作可參考本欄前幾期的趨勢分析。

  頸線的作法是按照多空雙方爭奪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技術意義的價位作出的水平支撐或壓力線,通常是連接底部形態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波峰而構成的水平壓力頸線,以及連接頭部形態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波谷所形成的水平支撐頸線。

  在股票走勢圖上做出頸線來,下一步就是根據股價對頸線的突破情況來判斷股價未來的走勢。而對股價對頸線突破的判斷與股價突破趨勢線的判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成交量。股價從下向上突破頸線壓力時,必須有成交量的放大與之相配合,否則該突破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了,而股價從上向下跌破頸線支撐時卻不一定需要大成交量的支持。

  2、突破幅度與時間。股票收盤價穿越頸線的幅度應超過3%,且持續兩天。

  3、缺口。如果突破頸線的當日股票走勢圖上留有向上或向下的跳空缺口,則突破的可信度較高。

  4、壓回或稱反抽。是指股價突破頸線之後,短期之內(一般為2-5日),會對該頸線有一個重新確認的過程。如果股價重新被拉回頸線,試驗頸線突破的有效度時,股價僅僅触摸到頸線而不能重新回到頸線突破前的一方,之後又重新沿突破方向前進,該突破即可被確認。壓回的速度通常都很快,往往成為上漲趨勢開始之初的“最後買進點”或下跌趨勢開始之初的“最後逃命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數位遊民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