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十二月衰退41.9%之後,今年元月出口跌幅更擴大為44.1%,並創下連續第五個月負成長紀錄。面對嚴峻情勢,政府部門如中央銀行及財政部相繼採取措施,包括持續大幅貶值及擴大出口退稅,用意都在搶救出口搶救產業。但我們認為,百年僅見經濟衰退使歐美民眾消費能力遽降,進口需求大幅萎縮,貶值及退稅策略對促進出口效用有限,徒然製造提高進口成本與減少稅收後遺症。

     遭受金融海嘯波及,我國出口自去年中期起逐漸碰壁,去年九月首度由擴張轉為減退1.6%,十月擴大為萎縮8.3%,此後即持續維持負成長趨勢,並在今年開年後近乎腰斬。為搶救台灣經濟發展命脈所繫的出口,政府在全力搶救失業、穩定金融之餘也由相關部門如央行及財政部採取對策,包括貶值及擴大出口退稅,也因而引發仁智互見爭議。

     針對出口衰退,央行的角色一直是當仁不讓。去年十二月劇減四成見報次日,央行緊急宣布減息兩碼,減輕出口相關業界成本用意不言可喻。最近一周,隨著全球貿易萎縮,出口形勢明顯緊張,央行及時雨地採取傳統上最有助益的貶值策略,其間甚至發生早盤明明因外資匯入而大幅升值,但下午盤卻因央行阻升而逆勢劇貶。總計今年以來,新台幣一路走貶幅度達1.141元,累積貶幅2.37%,目前1美元兌34新台幣價位,其實已是四年半來新低。

     然而,貶值是否真能有效促進出口的爭議,卻也隨著貶幅擴大及頻繁而加劇。雖然出口相關業者相繼提出應貶至35乃至40台幣兌1美元的主張,但反對與質疑聲浪也不小。譬如學者即指出,貶值並非萬靈丹,最好還是推動國際大廠建立共識進行減產有效平衡供需;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則認為,全球競相貶值可能引發貿易保護主義及國際紛爭。依我們的觀察,台灣南韓中國等外貿導向國家這一波的出口受阻,彼此的價格競爭原因不大,反而是歐美等進口大國因為景氣急遽衰退購買力劇挫所致,易言之,歐美民眾沒錢消費導致商人減少進口,台韓等出口商再如何削價競爭,也不會、無法刺激買氣。所以,央行的貶值策略雖然多少有助增加出口競爭力,但效益有限。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日昨「匯率貶值競賽並非對抗金融海嘯良策」、「現在經濟難題不是產品不夠便宜,而是廠商沒有訂單,不是用匯率可以解決,而應想辦法爭取訂單」的說法,毋寧是中肯論調。事實上,南韓去年一年貶值25%,去年十二月出口仍然負成長逾33%,即可證實歐美消費實力劇挫,出口國單方面的貶值效益有限。

     另外,央行曾經分析,台灣有三成原料由日本進口,為了促進出口而貶值,同時會增加部份廠商原物料進口成本,一來一往或抵銷貶值效益,或反而造成流血輸出後果。更甚者,台灣本島原物料缺乏,大半物資依賴進口,貶值當然提高進口成本,雖然現在物價平穩,貶值不至於助長通貨膨脹,但為了出口而過度貶值,對進口業者明顯不公,也對消費民生不利,最近沙拉油、麵粉喊漲,台幣過度貶值未嘗不是原因之一。

     與央行一樣關懷出口衰退並採取及時措施的尚有財政部。日昨決議恢復3,036項貨物出口退稅資格,使退稅名單擴大至6,052項即是著例,但國庫卻要因而損失12億元。財長李述德解釋說,「目前景氣不佳,處於微利時代,企業進口原料已繳納關稅,再加工出口就應退稅,出口退稅是依法行政」。我們則認為,既然如此,為何政府以往會有結束或縮小出口退稅優惠決策?顯然,李述德的說法只是預防「財政為重論者」的批評與反對。我們反而認為,目前屬於非常時期,如果出口退稅真能有助於出口產業,犧牲國庫稅收民眾也能理解,問題是,對岸早就實施出口退稅,幅度更大,但元月出口仍然減退17.5%,顯然,出口退稅也不是萬靈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