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年國民所得統計日前發布了。當大家目光聚焦於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重回成長軌道之際,一個關鍵的指標似乎被忽略了,那就是去年的金融保險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大降到6.35%,不只是連四年下降,更是政府自2001年推動金融改革以來最低。這個警訊令人關切,台灣的金融保險業到底還有沒有明天。

金融保險業去年產值比重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以致整體產值銳減7.03%,幅度之大,甚為罕見,但以金融海嘯的威力,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真正的警訊在於,金融保險業的產值占GDP比重是連年下降,代表這幾年金融保險業的成長速度比其他產業慢,以致在GDP大餅的份額縮水,更意謂產業「沒長進」之勢。

這樣的趨勢形成,主因大致為:一是台灣金融業長期存在的同質性過高及過度競爭問題,不只促使部分金融業的經營走鋼索,也引致政府錯誤的金融改革政策;二是過度競爭下的存放款利差愈來愈小,獲利能力跟著下降;三是金融監理縱容於前,又以行政命令干擾於後,例如信用卡、現金卡的雙卡卡債風暴,重創金融機構的形象及經營能力;四是禁止金融業西進大陸,既導致台商客戶的流失,也錯失開拓此一龐大新興市場的先機。

也因此,政府雖自2001年透過增修金融六法大舉推動金融改革,也曾為市場燃起金融產業脫胎換骨的希望,一度帶動金融保險類股指數於2004年突破千點;卻也因前述的關鍵發展障礙依然存在,市場期望落空,使得金融保險類股自雲端跌落,於2008年底時腰斬,只剩不到500點。

不過,此一持續惡化的趨勢有可能在今年出現轉機;儘管同質性高及過度競爭的問題未有進展,但利差可望因中央銀行停止降息、甚至反向升息的大趨勢下而止跌回升,為金融業的經營增添暖意;更重要的是,兩岸已經簽署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為金融業開啟更大的舞台,未來若能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中獲得優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市場進入條件,金融業更有機會追回以往蹉跎的時間。當然,金管會不能也不會坐視金融保險業產值直直落,政策興利可期。較須關注的是,明年起銀行業的放款和應收款納入34號公報規範,銀多會從今年起增提呆帳準備因應,進而影響銀行業獲利。儘管如此,今年的政策氛圍對金融業是有利的,也可感受到市場對金融保險業谷底翻身的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