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昨(12)日在大陸長沙閉幕,會中提出6項共同建議,其中包括兩岸將推動在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的合作,綠能預料將成為兩岸產業合作的新熱點。未來該產業將充滿巨大的商機,對台灣相關業者將是一大利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日前剛宣布將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官方的中國國家信息中心更指出,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是新能源的發展重點,據估計,中國政府正在制定的新能源發展規畫,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將是重點發展領域,預計總投資額將超過3兆元人民幣(下同)以上。

     被外界稱為「國共論壇」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此次討論重點雖放在文化教育合作,但昨日閉幕前發表的6點「共同建議」,其中一項特別提到「支持台資企業在大陸壯大發展,推動兩岸在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領域的合作」,格外受矚。

     新能源目前是大陸高度重視並積極發展的產業項目,中國發改委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高虎8日透露,由國家能源局制定的「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可能已進入國務院審議階段,其中光是風電裝機商機,估計未來10年就高達9,000億元。

     國家信息中心報告也指出,新能源發展規畫,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將是重點領域。風電部分,到2020年將在甘肅、內蒙古、河北、東北及江蘇沿海建立多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風電總裝機容量從2007年原規畫的3,000萬千瓦提高到1.5億千瓦。其次,太陽能發電,到2010年發電量將達3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180萬千瓦。

     昨日達成兩岸綠能產業合作建議,具體內容包括,加強在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發、產品應用、市場推廣、雙向投資等方面的合作,鼓勵兩岸企業積極研究、使用和推廣節能環保產品的新能源技術,定期召開兩岸研討會,建立溝通平台,推動建設節能、環保社會。

     兩岸論壇6項共同建議除推動兩岸能源合作外,還將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增強兩岸文化產業,促進兩岸教育交流及合作,共同協商訂定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定,建立具體合作機制,加強兩岸新聞交流等5大方向。
 
     綠能產業列入兩岸合作項目,太陽能和風電股營運水漲船高,太陽能股以在兩岸布建產能的茂迪、合晶和強茂最看好;風電則以生產節能風力葉片用樹脂的上緯,在福建成立風機組裝廠的東元成大贏家。

     統計指出,全球風力發電設備,2008年產值588億美元,新增裝置容量為27,261MW(百萬瓦),其中前三名的國家為美國(8,351MW)、中國(6,298MW)與印度(1,737MW),預估全球風力發電設備到2015年產值1,800億美元商機,其中美國、中國與印度是未來的風力發電主要市場,以去年中國新增裝置容量成長率,即達107%居各國之冠,兩岸合作綠能產業,將為國內相關概念股帶進龐大商機。

     率先受惠的上緯拜大陸發展節能產業積極所賜,節能風力葉片用樹脂事業部門營收月月創新高,上半年的銷貨量年增率高達5倍,該公司自結上半年每股稅前盈餘是2.68元。

     另外東元董事長劉兆凱也表示,已積極在兩岸布建風電市場,六月已率先在福建福清成立風電組裝廠,預計年底即有營收可貢獻,另外,該集團這次參加青島消費電子展,亮相的小風機組預計應可掀起一波高潮,啟動風電節能事業的成長動能。

     除了風電產業可望吃到綠能產業商機外,太陽能族群以在大陸設廠的茂迪、合晶和強茂最有利基。

     茂迪在昆山廠擁有1條65MW(百萬)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預計今年底前將裝設第二條產線,合計2條生產線的年「產能」將拉高至130MW;若加上茂迪台南廠,則可達600MW;來兩岸合作投入綠能產業,茂迪表示,也可再增加二條生產線或擴充昆山二廠。

     至於合晶旗下的陽光能源(Solargiga Energy),目前年產能約200MW瓦,主力產線包括太陽能電池上游的多晶矽材料與太陽能電池等,是大陸第二大矽晶圓廠,合晶投資持有該公司21.2%的股份。

最近台北很熱!不止股市熱、房市熱,天氣更是熱得一塌糊塗。這都要歸功於人類自己,從一七五九年工業革命以來,短短的二五○年間,推估已經排放了約五千億噸碳排放量,等於需要種植四一.六兆棵樹齡四十年的樹木才能吸收得完。簡單來說,幾乎要將地表所有的陸地都種上樹木才夠。再換一個方式來看,剛剛結束的G8牛高峰會,八國均同意將氣溫上升限制在二度以內,等於只能再排放一九○○億噸碳排放量,然以目前的速度,大約十五年後就會超過了。

     而各國政府趁著近年來全球環保意識高漲,順勢將綠能搭上刺激經濟的順風車,編列大量預算投入綠能產業,例如:南韓編列了四○.五兆韓元(約三○.八億美元)於綠能產業,中國計畫投入二二○○億美元於綠色能源開發,美國亦在未來的十年投入一五○○億美元等。不但認為綠能將是擺脫這次經濟衰退的關鍵,更是發動下一波經濟起飛的推手。

     環保意識高漲 各國競相投入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人類進入「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靠著是蒸汽機、煤、鐵和鋼,加上工業技術進步,刺激各生產層面的革新,進而引起了社會經濟活動的改變。換句話說,珍妮紡紗機、蒸汽機、科爾尼鍋爐、蒸汽火車頭,均是從無到有的發明,引領世界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時間拉近一點,一九九○年美國經濟受到Saving & Loan Crisis衝擊而進入衰退。然在個人電腦等技術突破下,加上九十年後期網路興盛,不但是PC等高科技產業的大爆發期,也是個人電腦銷售成長的高峰,此一趨勢不僅幫助美國走出經濟谷底,甚至創造出二戰以後最長的經濟擴張期。而電腦普及到家戶,帶動周邊產業蓬勃發展,這波的技術進步與工業革命的從無到有,有異曲同工之妙。

     時序再拉的更近一點,二○○○年網路泡沫後,聯準會降息至一.○○%,帶動房地產投資熱潮。以目前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奇大無比的泡沫。但在當時不動產的投資,不但活絡了相關建築行業,也引爆家電、家飾等用品的銷售,也成功的幫助美國走出網路泡沫的陰影,並走出一波長達五年的經濟擴張。

     技術帶動發展 更要消費支撐

     換言之,在經濟發展中,技術進步是第一隻推手,但是空有技術卻沒有消費支持,則像是沒有輪子的汽車,終究只是空談,對於實質經濟體幫助甚小。所以,技術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消費者,唯有透過技術進步,帶動相關產品的發明,驅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進而掏錢消費,才能真正帶動經濟的活動。

     所以,目前各國競相投入綠能產業,以環保或是能源替代品的角度來看,絕對是一件好事情。然是否能就此幫助經濟,擺脫這次經濟衰退,我的看法則是較為保守。因為風力、太陽能等技術,仍有待進一步突破。以太陽能為例,只有白天能將陽光轉換成電能,夜間則需利用太陽能電池,目前在實驗室所研發的矽基太陽能電池中,單晶矽電池轉換效率最高為二九%,再其次為多晶矽電池的二四%,再者是非晶矽的一七%,但在實際量產時的轉換效率都會在低一點。

     綠能開發技術 仍處實驗階段

     舉個實際例子來說明,如果利用Sanyo HIP太陽能光電池(效率為一七%、二○○瓦/一.一七平方公尺),鋪設在樓層面積約一○○平方公尺(三十坪)的樓房屋頂,也只能提供一戶人家(三十坪)的電能需求。而以高樓林立的台北市來說,即使不考慮鋪設成本,也不會是一個吸引人的產品。

     其餘的相關綠能發展,也同樣有技術待克服的盲點,在未來的二到三年內,大多也是只能處於實驗階段,更別說要實質量產的可能。所以對於目前的經濟窘境,能有多少實質助益,恐需好好思量一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