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場滿目瘡痍,台股今年幾乎可說是沒有作帳行情可言了。不過,本土自營商法人操作規模小、且進出靈活,依舊磨刀霍霍。按照往年經驗,以內需銷售為主的大型集團,在景氣衰退之際,較有表現空間,即便市場修正,抗跌力量也比較大,或許可作為投資人短線操作的參考指標。

往年第4季中旬以後,到隔年1、2月的農曆年期間,市場會出現三股多頭力量:一是年底的集團作帳、二是元月效應、三則是封關前幾周到元宵節期間的紅包行情。

所謂的「集團作帳」,指的是一些大型集團或操盤經理人為了美化帳面,因此在11、12月時發動攻勢,拉抬手中持有的股票。集團可以藉此提高轉投資認列的收益;而經理人則追求高額的分紅。經理人或一些外資企業可能為了節稅目的,在年底拉高股價後拋售,直至隔年1月才回頭布局,帶動股價反彈,形成「元月效應」。

今年因為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重挫,許多投資機構或企業虧損金額龐大,短暫的作帳實在填補不了虧損缺口,反倒有可能趁勢增加提列虧損。因此,操盤經理人幾乎沒有作帳意願,更別提後續的元月效應。至於市場經常談論的「紅包行情」,因為年終獎金縮水、裁員與減薪的關係,投資人資金緊縮,農曆年期間投入股市的機率大為降低。

然而,台股今年也並非全無希望可言。部分自營商法人仍舊看好年底到農曆年期間的行情,抱持理由是因為全球政府積極救市與刺激經濟政策。以台股來說,政府發放消費券、興建基礎建設、兩岸海空運直航與陸客來台觀光等,都是自營商法人樂觀看待股市的理由。

代操法人表示,從國際大環境因素與政策面考量,未來2、3個月內,應當以兼具春節概念等內需銷售相關,同時又擁有大集團加持的企業,較有表現空間,也能抵擋市場利空的拖累。其中,與消費券相關的,像是食品、百貨和通路龍頭;基礎公共建設如:水泥、機電;以及兩岸直航的航空、觀光、資產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