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或許不自覺,但其實大家都買了柏南克PUT或中國奧運PUT來避險,但是避險有沒有可能失靈?面對○八年,大環境不同於以往,面對的挑戰更多,投資人要更注意流動性問題。所幸台股有機會走自己的路,只要能有大突破,不同的世界即將到來。

目前市場上有幾個共識:第一,大家都覺得美國政府或柏南克會去救這個市場,所以大家就去買一個柏南克的PUT來避險,像現在大家期待的就是十二月十一日FED的降息,所以投資人可能不自覺,但是多多少少心理面已經買了一個PUT來避險。例如最近新興市場基金一下子跌了十一%至十二%,台股基金也跌了十五%,雖然投資人已經買了避險,也認為美國政府可能出手來救市場,但實際上不知道什麼時候願意出手,這就是投資人的成本。

第二個就是中國二○○八年奧運的PUT,大家相信中國在二○○八年之前不會有什麼驚人之舉,就算有宏觀調控政策,也會考慮不要讓經濟有太大的震盪,大家普遍相信中國股市就算下去還是會再上來,因為中國政府可能會採取一些措施,來彌補之前的宏觀調控。

第三個共識是國際投資人對台灣的共識,那就是美股不好,台股會受害,這也是外資一路賣超台股的原因。即使台灣十月份的出口數字其實很亮麗,但是只要美國不好,國際上就會聯想到台灣出口受到影響。就像外資也持續賣超韓國股市一樣,當美國景氣有問題,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台灣與韓國這兩個外銷出口導向、以美國市場為重的國家,股價表現一定不好。

所以要觀察的是,接下來十一月、十二月美國零售數字到底有沒有成長,如果數字還是不佳,就算台灣實際上數字很好沒有受到影響,市場上還是不會相信,外資對台股看法還是保留。

第四個就是政治,市場普遍共識是,在明年總統大選之後、新的總統就任之前,兩岸經貿大概就是維持現狀,不會有什麼新的變化,所以也不會期待政治上有什麼樣的利多。

從上述四個共識可以發現,我們並沒有特殊、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從這個架構上去看,就不會覺得台灣的市場在大環境因素籠罩下可以鶴立雞群。只有今年六月台股漲幅一度領先國際股市,但是當時大家也是喊台股﹁補漲﹂。

※新興市場成長能夠彌補美國衰退?

再來談幾個風險來源:一是盈餘面,美國景氣是最大的疑慮,雖然很多人說美國景氣不好,新興市場的成長可以彌補,長期來說是這樣沒錯,但是短期來看,美國消費支出加起來約有十兆美元,中國加上印度的消費支出卻還不到兩兆美元,如果美國掉五%,是少掉五千億美元,中國和印度必須增加多少消費才能彌補?要增加二十五%,但是純粹從零售銷售的數字看起來,每個月中國消費支出增加十五%已經到頂,如果要增加到二十五%,通貨膨脹的壓力大概無法承受。

雖然看到新興市場表現還是比美國市場來的強,強的部分是新興市場漲的時候很快,但是這一趟回檔,美股沒有跌那麼多,新興市場指數跌的卻比美股來的兇。所以七、八月大家還相信的事,到現在又充滿了不確定性。畢竟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不能把長期的事情拿到短期來反應。

過去所有的泡沫之所以會產生,就是因為把長期的事拿來當成短期就可以看到的結果,路好像無限寬廣,中國可能無限制成長,或資金無限量供應。但是當市場在跌,大家又把短期的事情看成長期,例如過去的SARS、九一一等,一開始很恐慌,好像世界末日到了,投資上常常有這樣的掙扎。

市場除了擔憂美國景氣,投資中國面臨的問題在於稅制改革與勞動力成本上升,過去其實稅一直都在調整,勞動成本也是每年都在上升,現在剛好兩個卡在一起,大家就覺得這個事情很複雜很麻煩,擔心對勞力密集的產業毛利會有影響,所以明年第一季在盈餘數字上,大家可能會特別謹慎去看待。

現在在產業面看到比較不好的狀況,就是當看到一個東西很熱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做,沒辦法做的也會跳進來,例如太陽能、中小尺寸面板,數位相框,只要想到一個新的產品,就可以列出一大堆公司。導致廠商很難享有持續性的成長,可能只有一、兩年好景,接下來就要面臨很大的競爭,這是與五年前、十年前完全不同的生態。

第二個風險來源是資金的移動,例如中國、泰國、印度的例子,不論是外資進入或是本土資金,資金氾濫造成彼此很大的壓力,各國政府稍微想要控制匯率的時候,可能就會造成外資心態上的轉折,市場波動就會加大。

※大跌入市一定賺錢?

第三個風險來自心理層面,只要大跌入市一定賺錢嗎?過去三年很容易賺錢,只要市場下跌二十%時進場,大概都會賺錢,任何一個市場看來都是這樣。新興市場○五年回檔二十五%,去年跌二十二%,今年十一月以來下跌十二%,之後很快止跌,整個上升趨勢並沒有改變,導致上漲的時候大家很節制,但是下跌的時候大家反而很積極,覺得好不容易跌下來,賺錢機會又來了,要趕快進場,每次都賺錢的快樂經驗一直被複製。

但不是每一次都會這樣,○八年與二○○五、○六、○七年的環境已經不一樣,投資人要提高風險意識,不要認為只要大跌進場一定會賺錢。

以往一年有八%的報酬投資人就很滿足,但是現在要求兩個月八%、甚至兩個月要有二十%的報酬,心態上完全不一樣。過去投資人會做投資組合分散風險,現在只追求最強勢的,什麼好就押什麼,導致過去穩定的投資也因為資金進駐波動加大。

投資人有時沒辦法馬上體會到市場的變化,也因為這樣,在風險控管上面,大家不見得想的很清楚。當市場波動度加大,又擔心市場可能走長期空頭時,最重要的絕對是控制投資組合的流動性。像這次台股第二趟下跌,中小型股票災情最慘重,在目前成交量持續萎縮的狀況未改善前,如果投資人還是喜歡追逐中小型股票,一定要注意比重,因為當市場資金退潮,不能再假設隨時要賣都有很多人會進來接。股票能夠超漲是因為樂觀的心理加上資金湧入,會超跌也是因為悲觀心理加上資金退潮,在這個時間點掌握風險控管是很重要的事。

對全球市場來說,大的架構上如果沒有大格局的突破,看來沒有什麼令人興奮的理由。很多變數仍然需要檢驗,美國不論是軟著陸或硬著陸,新興市場能不能夠撐得上來?就算撐的上來,這段調整期大家是不是還持有信心?投資人都去買了柏南克、中國奧運的PUT避險,萬一這兩個PUT也出問題怎麼辦?很厲害的投資人都會做避險,但是萬一避險也沒有用的時候怎麼辦?當大家都覺得自己有避險,心態上就會比較疏忽,對風險就不會那麼在意,這是投資人心態上必須要調整的。畢竟市場從二○○三年以來已經走了四年多頭,也許會走十年多頭,但是更應該要亦步亦趨,注意所有大環境的轉變。

※台股有機會走自己的路

二○○八年要面對的挑戰實際上比二○○七年還要來的多。但是對台股來說不一樣,因為台股是被壓抑住,已經很多年都表現不佳,相對其它市場調整不會那麼劇烈,加上已經壓抑了那麼久,大家總想望有一個突破,萬一明年真的有一個突破,市場壓抑的情緒爆發,所有當初看空台灣的人,最終還是會回到台灣。屆時不敢說台股能領漲國際股市,但會獨立於其他市場,走自己的路。

因為台股和其它市場很大的差別是,沒有人有中國問題,只有台灣有中國問題,當這個問題困擾我們時,國際股市再怎麼好,我們也追不上,但是當這個問題一旦獲得解決,人家再怎麼爛,我們都有一個很好的前景,很多的夢可以開始去做。

最近看了一本書﹁中國龍與印度象﹂,最精華的是第七章,內容在講印度之前多麼不振多麼糟糕,後來又是怎麼上來的。當中大致提到:﹁當一個國家的靈魂長期受到壓抑,當它掙脫這個壓抑,得到解脫,很大的、不同的世界就即將到來﹂。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操作的兩個策略,一是短期M型波動,可沿上升趨勢線來回操作,二是長期等待,等到總統大選後,過了萬點再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