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背景的國光石化投資案,總投資金額超過4,000億元,被列為國家重大經濟建設,但環評逾四年五個月猶未確定。與國光案同時開始啟動規劃的殼牌與艾克森美孚等在新加坡新建乙烯廠案,已陸續在今年5月及年底均可以完工啟用,正式投產營運。

國光石化案的環保問題,最大疑義是彰化、雲林農地,以及中華白海豚的保育生存。

但最近一次環保署舉行的二階段環評第一次審查會議,環保人士就開出三、四百項新生議題,要求國光石化回應並提出解決方案,預期二階段環評的完成,勢必還有漫長時日要走。悲觀的預期認為,依馬英九的膽識魄力,恐怕拖延到2012年第一屆總統任滿,還不一定能夠讓這項世紀指標大投資計畫定案啟動。

對國光石化的公民股東而言,過去將近五年來,光是環保研究等前置規劃費用的支出,早逾億餘元。嚴重的是,這段期間物價、原物料成本的持續上漲,營建工程成本的跳升,加上中油高雄煉油廠如期搬遷,歷來倚靠中油體系而生存的我國石化上下游產業競爭力,勢必完全喪失。猶有進者,是國際市場的機會,以及可能的市場優勢地位,經此延宕,早已化為昨日黃花,未來再起的可行性也跟隨消逝殆盡。

國光石化案,毋寧說是石化產業是否繼續在台灣永續發展的關鍵指標。

在先進國家,不論是政府政策或是社會評斷,石化產業決不會被視為是夕陽產業。過去六、七十年來,已為整個世界帶來經濟繁榮的石化產業,並未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科技創新,以至類如資訊、電子、光電、通訊、生物科技、與近年相當熱門的奈米科技等產業產品之進入人類生活圈,改變生活品質,導致整個經濟社會之轉移產業重心,而使得石化產業因此而沒落。其實,不管科技如何發展,各領域科技與產業的發展如何進步,其所用到的材料,仍然無一不與石化產業息息相關,對石化產業本身而言,從來只有夕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

石化產業技術的進步,使產品不斷創新,以及應用奈米科技改變高分子材料特性,開發具有特殊性能的工業用高分子材料及複合材料,應用於汽車、航太、生醫、光學組件、光纖、光碟、薄膜液晶顯示器等新興科技產業上,在在皆證明,石化產業之製程與產品開發,仍然是今天世界上所有其他科技產業能否往前邁進的重要關鍵。

今天石化產業在國際間,仍以工業先進國家作為其最主要的布局重鎮,光是西歐、美國加日本的三極經濟,即擁有全球80%以上的生產能量。以最強調環保的荷蘭與金融服務業中心的比利時而言,石化產業都仍然是這兩個西歐國家最大也是最重要出口產業。足見直到今天,石化產業仍然是高度先進經濟社會的骨幹經濟產業。

然則,也就在國內政學研及社會民粹都困鎖在石化業的「高耗能」「高汙染」的「夕陽產業原罪」思維中,而急欲驅趕石化業出境之際,傳出中國大陸方面在決定預訂6月簽署的ECFA協議將正式排除九成以上石化產品於早收名單之外,越發使得石化業在台灣「無法活下去」,可能因此會順勢被連根拔起,全盤移植到中國海西戰略經濟區去。

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主政當局確有立即通盤檢視國家產業政策及前瞻產業高級化策略,是否還有容納石化業在台灣永續發展的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