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的第一代手機產品iPhone未演先轟動,台灣概念股更成為熱門話題。不過,從蘋果元月亮相iPhone以來,台灣概念股反而跌得多、漲得少,大家都寄望iPhone6月上市後,能帶動台灣iPhone概念股上漲。

在高價股方面,大立光接獲iPhone的相機鏡頭訂單、可成負責iPhone的金屬機殼、南電負責PCB與基板生產、正崴接獲連接器訂單,鴻海則是負責組裝的公司,五家的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在1至5元以上的水準,但從iPhone亮相以來,僅鴻海股價微幅上漲,其餘四檔股價都下跌一至二成。

外資分析師指出,iPhone話題雖然熱絡,但上市前,各種商標爭議、開發時程可能延宕等問題,都使得國內概念股僅作短線反映,若以今年貢獻度計算,iPhone在相關概念股的營收、獲利比重恐怕都不到5%,因此實際利益很難在今年反映,不如等到產品上市後再觀察。

目前蘋果對iPhone的銷量預估,上市初期每月銷量約50至60萬台,年底旺季有機會挑戰100萬台,明年底前的目標是1,000萬台,部分分析師則認為蘋果預測有些保守,明年底前有機會上看1,700萬台。

根據蘋果的規劃,預計6月在美國上市時,搭配AT&T(Cingular)兩年門號的合約,4GB容量售價499美元、8GB售價599美元,高於目前相同容量的iPod一倍左右;並規劃年底前在歐上市,但至今未透露歐洲合作夥伴,亞洲則預計明年才會推出。

iPhone將為蘋果與合作夥伴帶來多少利潤,也引起國外調查機構的論戰。iSuppli初估4GB的iPhone硬體材料費與製造成本229.85美元,總成本245.83美元,利潤率約49%。

但Display Search則質疑,蘋果採用的觸控面板成本是60美元而非30美元,因此4GB的iPhone硬體成本至少300美元以上,再加上運送、管銷成本後,利潤率頂多20%。

無論蘋果從iPhone銷售中可賺得多少利潤,國內投資人還是最關心,國內iPhone概念股可以賺多少錢?基於iPhone初期銷量不夠高的立場,對概念股基本面貢獻其實都不高,反而可以注意其帶動的產業趨勢,無論客戶是不是蘋果,都可以布局。

舉例來說,iPhone採用金屬機殼,配合手機廠採用金屬機殼增加的趨勢,可關注國內的可成、及成、鴻準等,iPhone採用的觸控面板具有特殊技術,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今年觸控面板產值將達27億美元,也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