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於金融業已三十多年,在金融圈子中,美國五大投資銀行是我們的神,沒想到百年老店雷曼兄弟竟會倒閉。此次全世界央行大力相助,也顯示全球經濟不是兩人三腳,而是多人多腳的蜈蚣競走,同時,從各國財政貨幣政策的雙管齊下來看,我也非常贊成政府在非常時期,應進行非常手段。

法令限制 台灣金融商品全靠海外

首先,台灣在此波金融風暴傷得不輕,主要來自國人近七至八年來經濟成長未跟上國際腳步,國人投資於海外的金額,近五年每年約四百億元,而且都是到陌生市場去購買陌生的金融商品。然而,這些所謂海外的金融商品,台灣卻是有能力做的,但我們卻不做,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國內立法院在稅方面的束縛。同時,過去我們過度相信金融評等,而此次出重大問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金融評等又和公司發行的債券商品有差別,因此,我認為,國內應在稅法方面有所改革,將國內的投資金額留在國內,也是為國內的金融機構開創財源。

政府展現魄力 「三挺」不淪為口號

此次金融風暴更能讓我們省思到停損機制的重要性。做任何投資都要建立好停損機制,據我接觸的一些資金大戶,這十幾年來由於在停損機制的嚴格執行,財富反而增加更多,投資人也應認識到股價跌要賣,漲才不要賣的停損道理。

觀察所有風暴,都是金融在做支撐,在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所以政府更要挺銀行,而由於過去的銀行多是公股銀行,例如過去的交通銀行,在社會出現需要紓困的案例時,都由交通銀行出手來救,其間政府在掌控上也較好控制,然而,現在大多是民營的銀行,民營企業自然是將本求利,因此,財政部在推行任何紓困政策方面需要很有擔當,在民營銀行遵行貸款給需紓困的企業時,若企業仍倒閉,應適時解除民營銀行的行政責任,才不致於有上行下不遵的陽奉陰違的情況發生,也才能達到政府想做到三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效果,不致淪為口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