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邀請過我的朋友說抱歉,我不打算加入「開心農場」的行列。對於深夜下班的新聞工作者來說,一大早起床只為防止別人偷菜,實在是件太過殘忍的事。不過,關於開心農場的開心與不開心訊息,已經足以讓我對虛擬與現實的交錯看得津津有味。

     中秋節到太太娘家烤肉時,大舅子念高中的女兒正在facebook上玩開心農場,忙得沒時間搭理美味。身為臉書的低度使用者,我很謙遜地問她開心農場究竟那裡迷人?她說「因為可以到處偷菜」,原來她是在滿足現實生活中做不到(也說不出口)的念頭。

     也因為如此,儘管她到很多農田偷菜都空手而回,還換來一句又一句的罵人警語,但小女生還是樂此不疲。最後,外甥女更露出得意的笑容:「我是用別人的帳號偷菜啦」,難怪她大偷特偷之後,沒有露出任何對不起朋友(更別說是良心不安)的神色。

     外甥女讓我看到開心農場非常快樂的一面,但這陣子我也同時接收到「開心農場大當機引來網友開罵」、「填問卷結果夾帶病毒或木馬程式」、「大陸開心農場兒童版招致父母抗議」等不快樂訊息,更別說是公私立機構對於是否放任員工或全面禁止的各種正反討論了。

     對我來說,現代人是否過度沉迷網路,只是「開心農場現象」裡的老問題,但為何開心農場唯獨在台灣引領風騷?為何台灣會有那麼多網友真的花錢購買農民幣?台灣社會文化裡有什麼與開心農場一拍即合的因子?這些才是「開心農場現象」帶來的新課題,值得我們予以關注。

     更進一步來看,當臉書發源地美國著重於交際,台灣卻為其各式遊戲瘋狂,這種「遊戲重於交際」的社會文化趨勢,是否已映照當前台灣社會的某種真實面貌?台灣的社會心理、大眾文化與職場生態究竟存在那些苦悶,非得要在開心農場這類虛擬遊戲中才能得到宣洩?

     農委會昨天大張旗鼓「禁止虛擬種田」,未免太過缺乏幽默感。但農委會官員的憂心不無道理:與其在網路上種田,不如真正親近泥土的芬芳。事實上,台灣社會最不缺的就是各種虛擬遊戲、山寨版複製品,最缺的則是真實生活裡發自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樂等動人情感,開心農場可能讓我們再次看見了台灣社會的某種缺口與出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