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郵件曾是人際溝通、聯絡的王道,但現在,它似乎過氣了。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和其他社交工具接連冒出來,在網路新世界搶佔一席之地,伊媚兒已不再稱霸。
電郵風行時,剛好配上人們使用網路的模式,也就是連上網路。而如今,走到哪都可上線,溝通交流的管道不再限於電郵,而且速度更快,也更有趣。有了即時通訊,可馬上得到回應,誰還要等電郵?
以臉書為例,使用者可隨時修改狀態,好友一登入便知對方現況,連聊天電郵都省了。美國加州矽谷「電腦史博物館」館長波查涅(Alex Bochannek)認為,訊息和檔案多如牛毛,電郵重要性就每下愈況。
儘管電郵持續成長,但其他交流服務增速更快。據尼爾森公司今年八月調查,在美國、若干歐洲國家、巴西和澳洲,有二.七六億人使用電郵,比一年前成長二一%;但使用社群網站者已突破三億,年增率達三一%。
新服務讓人際溝通日漸頻繁,也越來越不正式,文字不經斟酌,隨便一寫就送出,因為沒必要寫長篇電郵,把類似度假之旅的細節昭告天下。朋友想知道詳情,可在線上看即時畫面。臉書也一樣,朋友們可在文章後留言,收件匣差不多可以廢了。
但新溝通工具不是零缺點。這麼多訊息,私密性、親暱感都會大打折扣。另外,訊息過多,斷定訊息的重要性越來越難,如果不仰賴過濾軟體,鐵定會溺死在訊息海裡。但這些看似將取代電郵的服務,究竟是省時間,還是更浪費光陰?
答案見仁見智。微軟公司的「SharePoint」企業資訊分享平台部門認為,新服務提高了效率。以前計畫若有更動,所有人都會收到幾百封電郵,有了SharePoint等軟體,登入後就可一目了然。SharePoint副總裁泰波(Jeff Teper)認為,人們太仰賴電郵,如今可使用適當的工具做適當的工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以更多方式散播訊息,耗在上頭的時間也會更多。員工表面上告訴長官,他正在搜尋資料,但他可能狂發無義意的訊息,反倒浪費掉面對面溝通重要訊息的機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