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上司當成兄長,相信不管發生什麼事,他們都會保護自己;相信同部門的同事會像兄弟姊妹一樣照顧自己……職場裡真的有親情存在嗎?韓國心理醫生金惠男在他的《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書中提出他的看法。

職場氛圍變調 都是一家人才怪

又碰到紅燈,雖然早就預料會塞車,但是每個路口都碰到紅燈,難免令人心浮氣躁。崔代理抽著菸,陷入沉思當中。很久以前,他就已經對這家公司沒有感情了。當初滿懷期待地進入公司,因為喜歡這裡像一家人的氣氛。剛開始時,他總是充滿朝氣、認真工作,所以晉升比同期同事還快。但是在新進同事愈來愈多之後,他卻開始感到茫然。一堆莫名其妙的事都落到他的頭上,下屬也和從前的他不同,這些新人唐突失禮,一點都不想吃虧,讓他很難對他們產生感情。不過最讓崔代理失望的,還是幾個月前,一起共患難的前輩突然遭公司解僱,讓他對公司更加失望。

同事關係因契約而成立 別錯覺是親人

「才喊著說『都是一家人』,怎麼公司一碰到困難,就把人趕走了?」

家人因為具有血緣關係,所以能無條件地互相扶持,二話不說地保護彼此。但是職場上認識的人並不是家人,他們只不過是因工作而結合的成員。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將家庭及職場性質混淆,期待在契約關係的職場中能夠產生親人般的關係。

為什麼有的人會有這種錯覺?主要是因為職場的生態與家庭的生態有許多相似點。如果將家庭視為生活的基本住所,那職場就是個人在社會上的住所。在那裡有負責指導公司營運、有如父親角色般的老闆;具緩衝作用、像母親角色般的主管;還有彼此競爭卻又共患難、像手足角色般的同事。人生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會在職場裡度過,有時待在公司裡的時間比待在家裡還要長,就像家庭代表一個人的出身背景一樣,公司也成為表現個人認同的背景之一,因此,職場可說是具有和家庭類似的心理象徵性。

將職場關係攀附親人色彩 善加利用才是大智慧

我們常會有將其他關係也加以「家庭化」的傾向,像在喝酒文化裡喜歡稱兄道弟;去到小吃店習慣稱呼服務小姐叫「姊姊」,有點年紀的就稱她「阿姨」,大家不斷攀附帶有親人色彩的關係。在職場上也不例外,這點從公司的聚餐文化就可以看出來。聚餐時,大家會緊靠著坐在身旁的同事,互相吐露私事,感覺好像兄弟姊妹一樣。

不過,絕不能因此就期待職場裡有親情關係。職場中所有的關係都是以工作為媒介而產生的,同事間感情再怎麼好,都擺脫不了比較與被比較、評價與被評價。或許真的有同事感情會比家人更好,但那也只是由個人所建立的關係,並非職場內的人際關係本質。

你要認清這個事實,那就是不能在職場裡期待親情關係。職場只是一群能負責的成年人因為工作而聚在一起共事的公共空間,大家在這個空間裡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領取薪資,和自己合得來的同事交往、透過工作實現自我……還有,公司雖然利用我,但我也同時利用這個空間追求個人的生存及發展。只有清楚了解這些職場內的人際關係限制,才有可能追求最大的幸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