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攀的越高,有些投資人的感覺就會越糟糕。」
 
這句話,是在說目前美國股市的走向,更是坐在股市走勢圖前,悔恨自己為什麼不在 1個月就前進場的投資人的酸葡萄之語。

不過,股市正熱,確是吸引不少投資人的目光。究竟現在對一些真正想要出手的投資人來說,是不是真的時機太晚?而股市未來還會不會上漲?

這聽起來還不太算是很愚蠢的問題,有可能得到頗愚蠢的答案。

市場氣氛越來越緊張,事實上,的確有一堆理由可以擔心市場走向。

目前的多頭情況已經維持超過 4年,自2002年起,Standard & Poor's 500 指數大型股累積高達 95%漲幅。今年美股更是出現不少戲劇化的股價擺蕩情形,特別是 2月27日道瓊工業指數狂洩 416點的例子。

有些市場上長期形成的趨勢現在開始動搖。

最近10年內,小型公司股票表現一向超越大型股;價值股勝過成長股;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幾乎更可說是傲視群倫。

但是今年起,什麼都變了。

S&P 500 指數打敗追蹤小型股的Russell 2000指數;許多成長股贏過價值股。更別提REIT了,今年初雖以狂飆之姿向前猛衝,但現在早就拉回,只能靜待2007年會不會有什麼契機。

《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想要選擇這個時間點進場投資,首先要注意的是股價。

第一眼看來,股價都頗合理。以12個月期獲利來算, S&P 500本益比為18倍,雖高於歷史平均16倍,但沒有漲的很誇張。未來12個月,獲利可望攀升 10%,讓該指數變的更誘人。

Litman/Gregory Asset Management 總經理 KenGregory 指出,「買 S&P 500不會刺激的像坐雲霄飛車,股價也沒有特別的警訊。」

的確,如果忽略股利, S&P 500目前還未達到2000年 3月所創下的高峰。

所以,還是覺得多頭訊號在招手嗎?《華爾街日報》點出問題在哪:投資人傾向進駐 S&P 500,因為該指數能夠提供良好的股價數據,可以讓投資人按圖索驥,說不定還可以舉一反三,看看其他市場部門是否也能適用。

答案當然是否定。

其他市場部門,包括小型美股、REIT、已發展海外市場和新興市場等,近年來都比 S&P 500表現要好的多,想要在這些市場撈什麼好康,沒這麼簡單。

然而, Gregory表示,「很少有其他標的比S&P 500還要吸引人,有些甚至看來還非常不理想。」

《華爾街日報》建議,投資人應審慎考慮各項風險,綜合比較,畢竟再怎麼小心也不為過。不過,這並不代表得離股市遠遠的,也不意味著股市未來會下跌。

由於沒有人會知道未來12個月內,股價走勢會發生怎樣的波動,投資人只憑藉著幾項預估,就斷下投資決定,是不太明智的做法。相反地,要是把今天的不確定性,當成明天投資的警語,時時注意什麼是牢牢握在手中、可以掌握的因素,就可以判定風險承擔度有多高。

此外,除非投資人將投資戰線拉長到至少7、8年之久,否則就不要多加碼、眼見股市一頭熱就挹注大量資金。

雖然這看起來要求有點太高,不過《華爾街日報》仍堅持投資人要記得,在快要達到設定目標的 5年內,就要慢慢開始將手中的持股脫手了。

這點尤其重要,因為大多數投資人還須負擔孩子的教育費、房貸等其他較緊急的金錢用途,不得不小心;相較之下,接近退休的投資人,支出較為穩定,因此投資彈性就比較大了。

設下資產管理的投資時程外,也要好好考慮自己所能容忍的風險範圍。

如果不介意投下大筆鈔票後,股市狂跌 20%,那就無怨無悔地跳進去吧。不過,大多數人心臟沒那麼強,所以「慢慢來」是投資人奉為圭臬的準則。

Edward Jones 首席市場經濟分析師Alan Skrainka說,「如果投資人擔心一下子投資太多金額,那就先挹注一半,另外一半等 6個月後再出手。這樣一來,就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