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旗下太陽能矽晶圓廠綠能,規劃整合集團內面板廠華映的技術資源,跨入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據了解,鴻海旗下面板廠群創近期與華映關係密切,除面板業務合作外,更看好華映與綠能將切入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未來鴻海集團可望藉由延伸合作關係,進入太陽能電池事業。

太陽能業界近期傳出,鴻海集團對於太陽能領域相當有興趣,但礙於既有太陽能領域以矽為基礎,並非鴻海專長領域,因此鴻海可能採併購或跨入新世代太陽能技術的方式,進軍太陽能事業,群創與華映關係密切,便是鴻海看好華映可望轉朝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未來將與華映展開進一步合作。

群創總經理段行建日前透露:「每天都在收集太陽能的資料,會與集團一起做。」他直言太陽能需要龐大的資源投入,鴻海很有機會。儘管鴻海表示,對進入太陽能市場尚無具體計畫,不過,太陽能業者透露,「鴻海想跨入太陽能領域已傳遍業界」,且鴻海進軍太陽能事業的「觀察團」,就是由段行建主導,若藉由群創與華映的關係,延伸至太陽能領域,並不讓人意外。

業界認為,綠能與華映合作發展新世代薄膜太陽能電池,將為華映找到業務新出口,若鴻海也藉此「插旗」太陽能事業,與大同集團共同進軍新世代太陽能技術,也將是台灣太陽能業界歷來首樁「跨集團合作」,具指標意義。

綠能高層證實,近期傳統太陽能電池原材料多晶矽(Polysili-con)缺貨,公司正積極規劃跨入非結晶矽基礎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由於薄膜太陽能電池以玻璃基板為材質,與面板部分製程類似,相關業務將結合華映資源,在技術、人力與廠房上進行合作。綠能目前是台灣最大的太陽能矽晶圓廠,年底產能達200MW(百萬瓦)。

綠能高層透露,薄膜太陽能電池主流規格約為1.1公尺乘以1.4公尺,約與面板的4.5代或五代廠相當,華映的技術與人力,立刻可以上線。綠能已評估相關事業約一年,由於薄膜太陽能電池並非以傳統結晶矽為材質,與綠能客戶的產品並不衝突,近期將採購第一條生產線,明年量產。

台灣最大民營企業─鴻海集團進軍能源產業轉趨積極,在今年3月入股新普,跨入筆記本型電腦電池產業;去年7月與印尼金光集團、山西蘭花集團合作,計畫投資18億美元跨入山西「煤化工」的能源產業,未來將以策略聯盟方式投入太陽能與發光二極體(LED)等產業。

鴻海發言人丁祈安說,鴻海投資的思考邏輯是「構架平台、並肩作戰」,凡是對「構架平台」有幫助,都是鴻海有興趣的目標,至於太陽能產業,目前並沒有具體投資計畫。

市場有關鴻海集團進軍太陽能、LED產業的傳言不斷,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曾說,併購策略是未來五年成長動力,目前有太多機會讓他選擇、太多新的投資案等他決定,他擔心錯誤的決定,會讓企業受到很大傷害,尤其鴻海曾在光電產業燙過一次手。因此,對於鴻海是否進軍能源產業,他一直認真思考中。

鴻海去年一口氣簽下18億美元的能源產業投資案,跨入150萬噸甲醇、10萬噸聚甲醛製造廠投資。這是鴻海首度大手筆切入石化上游能源產業,今年3月,鴻海投資14.33億元,取得電池供應商─新普的8.89%股權,顯示鴻海在能源產業的「興趣」愈來愈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