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就任世銀高級副行長和首席經濟學家的台籍中國全國人大代表林毅夫,在最新一期《天下》雜誌中指出,台灣唯一的空間來自於經濟的領先,經濟輸了,其他也免談,如果兩岸的問題按照經濟原理來辦理,兩岸都會得益。

     至於兩岸經貿未來的發展模式,林毅夫表示,不論是大陸希望的中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模式,或是台灣希望的共同市場模式,實質都是按照經濟原則,充分利用雙方優勢,互利雙贏,朝向市場更加緊密的方式結合,但過程中的溝通協調需要高度的智慧。

     五月底將赴世銀任職的林毅夫,日前接受《天下》專訪,暢談兩岸與全球經貿情勢。面對國際油價頻創新高,林毅夫認為,現在能源價格走高因素,還包括美元幣值走低的原因,如果以真實價格計價,還要減少30%的上漲價格,長期來看能源價格不會照現在速度走高。

     新政府520走馬上任後,來自台灣的林毅夫,隔海提供建言。林毅夫直言,台灣經濟發展到現階段是「不上不下」,不下的意思是以一個中等發展的經濟體、平均每人GDP是1萬5千美元,已經不低,但和美國每人GDP4萬6千美元比較,台灣僅是美國30%,還有段路要趕。

     台灣人均所得過去一直高於韓國20-30%,如今卻在韓國之後。林毅夫認為,韓國積極利用大陸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的機會,如韓國三星積極進軍中國,甚至要把總部搬來中國,成長非常快速,但是台灣卻原地踏步。

     檢視亞洲國家的發展模式,林毅夫指出,台灣發展的經驗和道路其實和新加坡很接近,新加坡可以花18年的時間趕上美國,台灣沒有理由做不到。

     他認為,如果按照副總統蕭萬長過去所提兩岸共同市場的構想,兩岸貿易、資金、人才能夠充分流動,台灣應該有這個成長的機會,在20年之內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水平。但台灣從1999年開始,人均GDP一路從是美國42%的水平一直下滑到現在的30%。

     林毅夫強調,未來台灣產業要往高附加價值升級,並提高服務業比重,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陸給台灣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很好的機運,台灣要轉移出去的產業到大陸來,一再證明是創造第二春。

     「現在全球最大的市場空間在大陸,全世界都看大陸,如果自外於大陸,有哪一塊市場比大陸有更大的空間?這一點台灣自己要很清楚」,林毅夫直言,台灣唯一的空間來自於經濟的領先,台灣不論要爭取什麼,先爭經濟,經濟爭到了,相對好談,經濟輸了,其他免談,經濟對台灣來說是保命的,也是最根本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