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字來看,先發4.2局被敲7安、5次三振、1次四壞,責失5分,建仔掛帥復出首役的成績似不怎麼理想。但遊騎兵畢竟是戰績足以和洋基平起平坐的美聯勁旅,擁有本季全壘打排行榜前10名的4門重砲。建仔與遊騎兵打擊群數次精采對決,不僅有恢復昔日沉球的氣勢,也露了幾手犀利的滑球,讓我們看見沈默王牌重生的曙光。
這道曙光並非稍縱即逝,儘管《紐約時報》以前後兩局判若兩人評論建仔,然而球迷們卻可從是役的投打對決中,找到建仔重拾身手的蛛絲馬跡。譬如,與第1棒明星二壘手金斯勒纏鬥8球,每球都超過91哩,最後的三振是一顆94哩(約151公里)沉球。又如對決3棒DH布雷拉克,也是以刁鑽的滑球結束。
一開場就連投8個平均92、93哩的速球,建仔顯然試圖正面迎戰強力打擊部隊。就像前西武名投郭泰源常說的,「投手就是要投球讓打者打的,不要怕被打」,「投手跟打者就是對決,不想死就幹掉他」,郭泰源的話如同其速球,豪邁又直率。因此當王建民連飆沉球,彷彿是要將自己的招牌武器投出來,而且是那種要幹掉對方的架式。
建仔的確前兩局虎虎生風,但後兩局是否如媒體所言糟糕透頂卻有待商榷。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因腳打滑暴投失分,建仔在第3局或許不無化險為夷的機會。如果打擊率不及2成的戴維斯,第4局那支低空掠過三壘外側的二壘安打被判為界外球,建仔可能早已驚險渡過掉分危機。
不過,棒球終究不是事後孔明的運動,幸運之神也沒眷顧剛從谷底爬上來的阿民。他必須像虔誠的朝拜者拾級而上,也就是一球一球用心投,才能找回球感,贏得球團對他的信心。至於那突如其來的失投,或者界外邊緣的安打;就當作時運不濟,以「命好不怕運來磨」淡然處之吧!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要太在意紐約媒體的挑剔評論。因為大蘋果的媒體向來以尖酸刻薄聞名,他們喜歡「雞蛋裡挑骨頭」。僅僅一場無關勝敗的復出賽事,即引來當地媒體的冷嘲熱諷。這說明紐約客實在太愛王建民,以致非得擺出「愛之深、責之切」的口吻不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