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高盛證券首度提出「金磚四國」概念,迅速造成風潮;2004年,印度商工部次長Jairam Ramesh更以「China」加上「India」組合成「Chindia」概念,這場「中國龍」與「印度象」的競合遊戲,背後代表了高達23億人的龐大消費力。2006年10月里昂證券前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蘇廷翰再度喊出「中印概念股」,台灣科技股被點名將可受惠,此後台股一路揚升到2007年10月的9859點。本刊在658期和733期分別以「金磚風暴」、「Chindia中印直通車」為主題,點名以中國為主軸的新興市場將是台灣未來的發展重點,當然台灣最大的競爭者南韓也在Chindia市場快速成長。

「Chaiwan」讓南韓很緊張

今年4月中,南韓媒體以「中台LCD聯軍夾攻韓國」為主題,指出大陸家電下鄉等政策大幅提升內需市場,台灣廠商也跟著受惠,Q1就搶到不少大陸訂單。由於今年大陸定調為「以購買台灣產品為主」,對韓國三星及LG等產品造成嚴重的排擠效果。5月30日,南韓第一大報《朝鮮日報》,有記者更以「凶猛追擊的Chaiwan」為題,認為兩岸經貿合作對南韓形成強大衝擊。「Chaiwan」是由「China」和「Taiwan」,二合一形成的新字。台灣政治本來就有藍綠兩種不同思維,若「Chaiwan」這個名詞是由台灣人創造的,那麼政治想像空間很大,也吵不完了;但有趣的是,這個名詞居然是由南韓媒體說出,顯示南韓非常憂慮。

過去十幾年來,台灣的鎖國政策,包括李登輝的「戒急用忍」,以及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兩岸關係陷入泥沼,平白送了鄰近地區許多大禮。兩岸不開放直航,大量轉運商機送給了香港、澳門等地,甚至韓國的濟州島都來搶轉機生意。濟州島對台灣有兩大影響:一個是申請重整的遠東航空,當年靠著濟州島航線一度風光;另外則是2005年的一張濟州島「賭場照片」牽涉到國內弊案,成為政論節目長達一年的熱門話題。

兩岸聯手對抗阿里郎

從進軍中國的模式來看,南韓主要以山東為登陸點,採「北→南」的進攻路線,和台商以華南地區為根據地的「南→北」路線大相逕庭。南韓現在面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內有前總統盧武鉉自殺引發的政治對立氣氛,外有「惡鄰」北韓的飛彈試射恐嚇;反而台灣與中國互動愈來愈好,尤其陳菊赴陸以後,兩岸又拉近一層,比南北韓的緊張情勢好太多了。

從經濟面來看,南韓有錢,北韓很窮;相反的,現在中國經濟實力逐漸壯大,龐大的資金和市場提供了絕佳的消費力量和發展空間,卻缺乏關鍵技術和完善的產業鏈及相關人才,但這塊拼圖剛好由台灣企業補足,兩者相輔相成,發揮出「1+1>2」的威力,才是讓南韓坐立不安的原因。根據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指出,去年Q1南韓在中國的LCD市占率還有46.2%,台灣當時只有35%,但到了今年Q1台灣逆勢衝到了56.5%,南韓卻掉到29.7%,不難看出Chaiwan造成此消彼長的勢力興衰。

上期封面故事,我在「陸客、陸企、陸資來台三部曲」一文中,提出今年絕對是「熱錢燒台灣」。5月的廣西經貿團採購金額已達60億元台幣,現在海貿會來台的採購團估採購金額多了10倍,至少652億元台幣,更定調為「只要能從台灣買的就在台灣買,不會從其他地方買」,採購金額「上不封頂」。

錯過「黃金十年」的台灣,機會擺在眼前,後續的商機絕對是如潮水湧入,一發不可收拾!此時台股雖由去年3955點以來,大漲超過3000點了,短線在7000點以上有一點「陸客採購」的利多出盡味道,但中長線在凶猛的Chaiwan帶動下,台股下檔有限,未來2年必有大行情,你又怎麼能錯過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