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兩千三百年至今,中國的先民已有上千次的記錄。東西方先民們累積豐富的觀察經驗,發現為期六千五百八十五點三天(約十八年十一天八小時)的日食沙羅(Saros)周期與序列,在這個時間間隔發生的兩次日食,幾乎完全一樣的。

因日食存在這個周期與序列,中國古天文學家在公元一千年之前已能預測日食,其準確度可以達到十五分鐘內。今日天文學家運用科技已能精確地量測地球公轉、月球公轉和地球自轉等周期,以及它們攝動(星體間因彼此重力場產生的交互作用而改變或偏離)等變異因素,再使用GPS來確定觀測者在地面的經緯位置與高度,能夠即時修正和推算發生日食的時間和陰影路過的地帶,又經過電腦運算,它的準確度已可達數秒鐘內。

太陽、月球和地球之間的運行關係,引起社會大眾對於天文現象的觀看熱潮。何謂「日食」?地球繞行太陽公轉的軌道,可視為一個以太陽為中心的平面,我們稱此軌道面為黃道(Ecliptic)。相同的方式,月球繞行地球公轉的軌道,可視為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的平面,我們稱此軌道面為白道。

然而,白道並不是平行於黃道,彼此之間約有五度的夾角。當白道和黃道交會時,就會發生「食(Eclipses)」的天象。當月相呈新月的日子前後,這時太陽、月球和地球運行大致成一直線時,月球陰影掠過地球,就會造成「日食」的現象。這此時,在地球上不同地區的人們觀測日食的景觀會有所不同。

也就是說:當日食發生時,有的地區位在陰影的本影內看到是「日全食」或「日環食」,而位在稍北或南偏的本影外之半影區內地區,則看到的是「日偏食」,再外圍的其他地區就沒有福氣看到日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