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媒體不斷報導「理財型房貸」只要不是用於購屋,將可不計入銀行房貸30%上限的說法,但因金管會至今只有口頭上解釋,從未發出正式公文說明,讓銀行界無法可遵從。據透露,目前銀行界普遍對於擴大增提房貸上限意願並不高,但金管會卻在此時釋放出為銀行解圍的法令新解,多少予人「為政策護盤、作作樣子」的質疑。

推估此一法令新解若全面施行,銀行可承作的房貸額度至少可增加上千億元,算是金管會配合政府作多房市的一大政績。

財政部、金管會上個月才找銀行喝咖啡道德勸服銀行不能停辦小套房貸款後,金管會日前又暗示將鬆綁銀行承作「理財型房貸」額度將可剔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得超過存款總額和金融債券發行額30%的規範之外。

以永豐銀行為例,推估一旦「理財型房貸」不併入30%房貸上限計算,光永豐銀行可空出的房貸上限將高達900億元,其他如富邦銀行、遠東銀行等也都有30-50億元不等的新增額度被釋放出來。

只是政策放利多,卻停留在口頭利多。雖然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表示,主管機關早在80年3月1日就曾發函解釋,只要資金用途不是用於購屋需求者,本來就不用計入房貸30%限額計算,因此,沒有必要再就此舊商品、舊法條重新發出解釋令。

但銀行公會和多數銀行界表示,若此項法令將從寬認定,政府最好還是給予公文說明,要不然以現行銀行承辦作業規範,現行消費者房貸的貸款科目中,只有「購置住宅貸款」、「房屋修繕貸款」兩大類,並沒有「理財型房貸」科目。若貸款科目沒有重新統一公告解釋、新增科目,未來金檢上發生瑕疵,銀行承擔不起。

銀行主示,所謂「理財型房貸」,是指房貸戶在向銀行申請房貸時,同時向銀行申請一個可隨時動用類似周轉金的貸款額度,動用時才支付利息,不動就不計收利息。

不過,銀行界私下表示,今年5月起各大銀行開始對房貸踩煞車,代表銀行對未來房市已趨向「保守」,這些都是對市場長期觀察累積的經驗法則。

但若政府為了預防房市下跌,刻意要求銀行繼續擴大房屋貸款「撐盤」,屆時銀行基於政策壓力擴大辦理,可能將飽受貸款風險損失。銀行界希望主管機關「財務管理從嚴、業務管理從寬」,不該管的,少管,才是確保銀行債權風險能力,避免淪入類似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才是。

房市買氣轉弱,建商及銀行業者卻卯起勁爭取解除房貸上限30%,希望藉此穩住房市走勢。如果房市真能維持榮景固然是好事,惟一旦多頭走到盡頭,出現反轉,銀行能否在吃足雙卡苦頭之後,再一次承受房貸風暴,恐怕就值得主管機關仔細斟酌。

在台灣內需市場一陣低迷景氣中,交易熱絡的房市,成了一枝獨秀的主力。但是也因為炒作過熱,投資客比例漸高,阻卻一般民眾買屋意願,今年中以來陸續出現買氣疲弱趨勢,種種數據愈來愈不利房市走勢,銀行業者率先限縮套房貸款,就是一大警訊。

事實上,市場上也有傳聞指出,部分建商因為看到苗頭不對,開始鑽漏洞,例如有建商蓋了大批房子,以高價轉賣人頭進行「假交易」到銀行貸款套現,一旦最後房市崩盤,銀行可能血本無歸,建商卻早已套現走人。

上個月,建商為了銀行限縮小套房貸款,四處陳情告急,逼得行政院要求財金單位首長找來台銀、土銀等龍頭「關切」,公營行庫或許不能不賣帳,但隔天中信銀行仍然宣布停辦套房房貸,顯示業者已經嗅到不尋常的氣氛。最近接連有人在媒體大登廣告,呼籲政府不要打壓房市,顯示來自建築業者的壓力只會愈來愈大。

相較房市浮現的風險,最近金管會重申房貸上限計算方式只問「用途」,不問「名目」,此舉無論是「新解」還是「舊規定」,顯然都悖離當初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房貸30%上限,不希望銀行過度承作房貸風險的原意。

舉例來說,無論是「理財型房貸」、「回復型房貸」,雖然民眾拿房子抵押借錢,或是還了房貸再借款,用途可能是用來投資理財,但其本質卻並無不同,銀行風險仍集中在房市,一旦不動產市場出現反轉,房貸信用出現危機,反作用力還是回到銀行,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就是一例。

前兩年受雙卡效應衝擊,銀行全力衝刺房貸市場時,金管會還頻頻警示各行庫要注意房貸承作風險,對於銀行業者要求放寬房貸上限30%的建議,也以「30%已經很高」回應。如今面對房貸上限函釋,即使金管會否認是刻意操作,但是未來金檢落實業者申報,絕不能馬虎,更該有符合分散風險的一致執法標準,否則房市下滑的後果,誰也承擔不起,更可能讓購屋者取得錯誤的訊息。

銀行法房貸上限30%的規定,限制銀行業者房貸額度,但最近傳出金管會透過「新解」技術鬆綁,只要貸款用途並非用來買房子或興建房屋,像這種「理財型房貸」就不計入房貸30%範圍。不過金管會仍強調,各銀行必須根據授信內容及條件,自行認定是否計入,金管會未來金檢時,也會檢視銀行是否申報錯誤。

依照金管會說法,財政部早在民國80年就已函釋上述規定,並沒有重新解釋或放寬,不過部分銀行及建商仍把此解釋視為「利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