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恢復九二共識,政治上戰略性模糊,給台灣經濟帶來無限想像空間,台股享有系統利潤,七五○○點是新一波長多的起點,突破一萬點相當合理,馬英九若能搞定若干考驗,台股就有突破一二六八二創歷史新高的機會。高雄房價低於中國二線城市,基期過低,長線看好。

三二二總統大選落幕,馬英九大勝二二○萬票揭開政黨輪替新頁,台灣新經濟情勢底定,股民引頸期盼,本刊特地專訪資深投資人劉俊杰,見證過資產、金融、電子大行情,從他的觀點出發,談談未來台股怎麼走?

問:馬英九時代來臨,台股會看見什麼樣的改變?

答:任何投資都要承受兩種風險,也有兩種機會,一個是系統性風險,一個是個別風險,如九一一恐怖攻擊、九二一大地震、SARS等,整個系統會一起受到衝擊的叫做系統性風險。個別風險就是系統中的單一標的,有其特有的風險與機會,如A公司發生財務危機,股價大跌乃致下市,B公司經營良好股價長期上漲。由於風險和利潤是成正比的,系統風險的背後就是系統機會,最明顯的就是選後大家也看到了一點:台股的本益比是不是能提高?這個就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例如一九九○年以前,日本股市本益比是最高的,現在已經恢復正常水準,但是中間的調整過程很可怕,像新興國家的系統性本益比就是二十五倍至三十倍,因為大家看好他們高成長。至於台灣過去八年最大的問題,先不談政治主張對錯,但是民進黨時代一直排斥中國的經濟政策,絕對是讓台灣沒有分享到過去八年全球榮景的最大關鍵。

如果把全球的需求看做一個大池子(DEMEND POOL),二○○○年以前全球需求端的增幅很慢,只有美國、西歐、日本還有亞洲四小龍,但是SARS以後,很明顯的變化就是DEMEND POOL大幅擴增,加入包括中國、印度、巴西、蘇俄、東歐等新興國家。二○○○年以前,DEMEND POOL不大的時候,台灣就能創造這麼好的經濟成果,可以說這個世紀一開始,台灣其實站在很好的制高點上面,怎麼可能SARS以後這麼好的全球大局勢,DEMEND POOL擴增這麼多,台灣竟然「斯人獨憔悴」?把亞洲四小龍過去三十年的月線圖找出來,月線波段反應通常和全球景氣息息相關,會發現二○○○年以前,每一個景氣波段行情,台股的漲幅和活力都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但最明顯的對照就是,二○○○年以後台灣遠遠落在最後面,尤其是SARS之後,全球各國股市幾乎都在不斷創新高,只有台股除外。政治上的立場不談,經濟上絕對跟民進黨執政,經濟沒辦法脫離政治考量而獨立運作,有很大的關係。

台灣的活力全世界各國都承認,但是因為有系統性風險存在,大家不得不在陳水扁執政時代,給台股較高的系統性風險貼水,也就是較低本益比,等到台灣系統性風險消失,全球就會認為台灣是最便宜的地方。二○○○年陳水扁剛執政時台灣其實站在一個絕佳的制高點,挾著過去優勢打下來的基礎,大有機會在二○○三年以後的全球大榮景創造台灣的經濟新紀元。可惜未能掌握正確的大方向,至少在經濟上是如此,才會造成八年空轉。而馬英九選上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大家相信這個狀況會改變,政治力對經濟的干擾會減少很多。選完第一個交易日,外資買超台股創史上最高,一定有它的意義。

選後台股除了系統性資產價值上揚外,另一個就是低檔支撐力量會變強固。但是要馬上怎麼好的去大幅反應,我認為沒有那麼快。我個人對今年的預期是,因為美國次級房貸問題還沒有真正塵埃落定,如果沒有嚴重衝擊擴大,台股應有機會看到一萬至一萬二,但是要創歷史新高,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因為馬英九還是要面對很多挑戰,必須先把這些挑戰搞定,雖然我們相信從民進黨執政時期,政治與經濟完全沒辦法分離的狀況下會慢慢脫勾,但是要馬上反應在台灣實質經濟面,或是上市公司獲利面,沒有那麼快容易出現。

不過大家對台灣資產的信心會一直恢復,如果政策面執行確實,例如我個人是蠻看好回復去承認所謂九二共識,因為就像當時季辛吉講的戰略性模糊觀點,真的比較能為兩岸解套,大家都有個台階下的時候,政治爭議可以減少,經濟上就比較好談。只要這樣,我相信台灣所累積的實力,和台灣人本質性的優勢還是存在,現在只是要趕快去回復這個活力,最重大的意義應該在這邊。倒不是說馬上要狂漲,今年只要能夠象徵性的超過陳水扁當選後的高峰一萬點出頭,這個反應就很夠了。

只要馬英九慢慢去兌現承諾,將台灣引導至正確的財經方向,台股底部會愈墊愈高,到最後實質的東西出來,台灣就會再回復過去的活力。現在是資金全球化時代,大家都會往賺錢的方向去,台股就有很大的希望,這個不是馬上可以立竿見影看到的,而是這些準備動作做好之後,長線來看我相當有信心。基本上,如果美國次級房貸沒有更大的爆破狀況出現,選前的七五○○點應該是一個新的長期底部。

問:怎麼看次級房貸?

答:我個人認為,從全球循環角度來看,次級房貸只是一個經濟熱了四年,必須要休息的藉口。從二○○三年SARS以後,全世界除了成熟經濟體,稍微好一點的市場,每年三十%、四十%起跳在賺幾乎是小兒科。全世界沒有那麼好的事情嘛!二○○三年以後熱了四年,好吧,找個理由大家休息一下,我認為就是這個樣子。從一些比較新的數字、訊息來看,美國市場包括NIKE的鞋子、DELL的電腦這些直接消費品,都沒有大幅衰退。況且,次級房貸問題發生在美國,結果股市跌幅最少的就在美國,NOT MAKE SENSE嘛!唯一的理由就是漲太多了。你看港股跌這麼深,韓國、中國跌幅都比美國大,哪有震央中心地帶沒什麼下跌,其它地方跌的東倒西歪,這種休息長期來講是健康的。

再講循環的趨勢,循環是一個自然率,絕對不會改變,繁榮之後就是要蕭條。但是這個世紀DEMEND POOL已經不一樣,上一個世紀從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全球主要消費能力就是美國和西歐,韓戰後日本加入,慢慢嘉惠亞洲四小龍,接著全世界整整休息二十年,沒有任何新的需求加入,到了上個世紀末隨著冷戰結束,全世界才再有新的需求加入。

當然美國還是佔世界最大比重,但就算美國稍微休息一下,這些新興國家還在成長吧,印度還是八%,中國還是八%,這種修正我們看到的是股市很可怕,實質經濟面修正以全球觀點來看卻很有限。雖然中國、印度比重和美國現在不能比,但至少有新的活力,不像上一個世紀,真的是美國打一下噴嚏,全球都重感冒,這是跟以前很不一樣的。

上一個世紀景氣循環的時間和波幅,在這一個世紀會不一樣,繁榮期會拉長,衰退期會縮短,至少未來十五年至二十年是如此。香港SARS後從八○○○一口氣漲到三二○○○點漲了四倍,漲幅回跌一半就是二○○○○點,從長期觀點來看沒有什麼嘛。

問:怎麼看通貨膨脹及原物料議題?

答:未來這段時間全世界會面臨通貨膨脹數字稍高,但是不會出現停滯性通貨膨脹。因為要構成停滯性通貨膨脹,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全球沒有新的需求,DEMEND POOL沒有改變,現在DEMEND POOL一直在增加,所以我認為會有膨脹,但是不會停滯。

原物料行情價格雖然與美元貶值有關,最主要還是剛剛提到全球的DEMEND POOL概念。從CRB指數圖可以看出全球需求端對商品行情的影響非常大。一九五六年二次大戰結束以來商品行情平穩,因為全球的DEMEND POOL根本沒有增加,一九七三年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主要是供給面的疑慮,加上全世界需求端加入了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造成短暫上漲行情。一九八○年至二○○○年則維持區間盤整格局,事實上若扣除通貨膨脹率,這一段是呈現急速下跌走勢,因為一九八○年以後全世界沒有新的需求加入,只是維持美國、西歐、日本、亞洲市場,等到二○○一年後才開始上揚。長線還是看好商品行情趨勢,因為DEMEND POOL一直在增加,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能說上個世紀我們太幸福了,因為共產國家關在鐵幕裡,把資源廉價讓我們用,現在他們也要搶著用,大家只好忍受高價。

問:這一波資產行情與七十九年資產大行情比較?

答:回顧台灣在民國四十幾年至民國七十六年當時的經濟成長,中國現在十%根本不算什麼,台灣那時一年都是十四%、十五%成長,中間只有第一次石油危機負成長,還有第二次石油危機僅成長七%、八%,已經算是很差的表現,但是台灣股市一直累積到七十五年以後才一次大爆發。另一個跟現在不一樣的,當時根本沒有所謂全球化,完全是台灣人自己在那邊玩,這段大行情完全是沒有外資的,主要是過去台灣從民國五十至七十年代中期,蓄積的實力沒有真正顯現,當時台股只在一○○點至一○○○點以下徘徊,碰到美國要求日圓大幅升值,台幣跟著升值,才把整個力量一次宣洩出來。

至於房地產,房地產要長期上漲有兩個主要因素:一個是人口增加,一個是所得提高。在那一段時間台灣就是有這兩個因素,人口一直增加,住的需求就大,民眾所得增加,會認為房地產價值上漲是應該的,當時有這個重大背景因素在這邊。所以為什麼這次一修正以後這幾年這麼慘,就是人口和所得沒有增加。為什麼台北房地產不跌,是因為大家都跑來台北。

大家都說房地產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原則,就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我們把房地產的需求與供給以金字塔來看,地段好的房地產為什麼會長期上漲,因為頂端的供給是固定不會增加的,如信義計畫區、大安公園附近,但是頂端的需求還是會隨著經濟成長慢慢增加,因為有錢人愈來愈多,所以頂端的供給價格肯定要慢慢上漲。但是金字塔頂端往下的這些區塊,問題就來了,第一,供給開始變得很大,需求能不能增加?有機會,就是剛提到的,收入、人口一直增加的話,需求可以COVER供給,價格還是會上漲。

但是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收入、人口沒有增加,價格上漲就會有點虛。這半年來,台北很多房地產喊的漲幅都比信義計畫區還大,已經有點像股票績優股不漲,投機股在漲的味道。頂端這部分已經不太漲,都是中間這塊在亂喊,連中永和、板橋都喊到每坪四十萬,漲幅已經超過金字塔頂端短期已經漲的過度。不要說頂級的每坪一百多萬,每坪七、八十萬幾個人買得起?以台灣這八年經濟狀況、大家的所得縮水,投機客不算,真正自住的人誰買得起?台北這部分需求基本上是比較虛的,是所謂投資型,只是要買來賣出去賺差價,不是自己要住。

我個人對房地產有一個不一樣的看法,大家現在都說陸資、港資要來炒台灣房地產,他們的標的會在哪裡?我不認為會在台北。很重要一點,大家沒有考慮到,對大財團來說,什麼叫做「炒」?一定要先買到基本籌碼,再把價格哄上去才叫「炒」,就像七十六年那次是國泰人壽把華航旁那塊土地一標創下天價,這次是新光標售聯勤土地,但重點是因為他們手上都有很多土地嘛!房地產炒作有一個很大特性是流動性不大,例如股票如果只有十股,九股是不動的,只要一股從三十元買到五十元,另外九股通通都變成五十元。但是現在如果有中資和港資財團要來,來台北是幫人抬轎不是炒,而且建地已經沒有多少,也沒有標的可以買,所以會來台北買的只是屬於散兵部隊,真正的大財團不會去動。他沒有籌碼嘛!沒有籌碼幹麻拉?就像玩股票,對大戶而言,沒有進到貨幹麻要拉?我認為比較有機會的是高雄。台北的基數跟高雄的落差已經太大,高雄房價甚至連大陸的二級城市都不如,高雄畢竟有空港與海港優勢,如果有政府配套,未來在台灣資源挹注上能讓南部分享到更多資源,高雄房地產具備基數低,大戶可以從容佈局的條件,長遠來看反而有好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