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公司7月營收本周陸續公布,結合重量級公司法說會的密集登場,市場關心的下半年旺季到底旺不旺問題,也將逐漸明朗化。不過,從經建會上周公布的6月製造業存貨量指數上升到17個月最高來看,第三季實質面的生產活動有難如往年旺季的隱憂,景氣擴張似有趨緩之勢,接下來要看整體庫存去化速度而定。
製造業景氣有憂
經建會上周公布6月景氣動向,景氣對策信號連續第二個月亮出稍熱的黃紅燈,景氣領先指標綜合指數也大致在114以上的高點震盪,但預示未來三個月景氣趨向的六個月移動平均變動率,已連續五個月下滑,由今年1月時的25.5%降至6月的10%,代表景氣高速擴張趨勢不再;有景氣氣象官之稱的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也明言,下半年經濟成長動能趨緩,並可能延續到明年。
從領先指標的七個組成子指標中,近月外銷訂單指數、SEMI半導體接單出貨比仍呈穩定成長,金融面的貨幣總計數及股價指數、工業及服務業加班時數變化不大,核發建照面積也持平;值得注意的是非例行性發布的製造業存貨量指數,6月升至107.12(2006年為基期100),意謂以數量而言,6月的存貨比基期時增加了7.12%,並是去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顯示上游生產速度大於下游銷售速度,造成存貨的累積;要降低存貨風險,除了加大銷售力度,另一面就是減產因應,這是市場擔心下半年旺季不旺的源頭。
嚴控庫存成為顯學
金融海嘯期間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全球生產活動的大減速,以及由此掀起的無薪假及裁員潮;因為金融海嘯的爆發是驟然而至,資產價值急速縮水,進而導致實體需求的全面萎縮,當時的製造業存貨指數卻因企業過於樂觀而攀升至120的高峰,造成企業應變不及,因庫存跌價而出現鉅額虧損的上市櫃公司比比皆是。如此慘痛的教訓,企業自是時刻銘記在心,也讓嚴控庫存成為後金融海嘯時期的顯學;但在過猶不及下,部分產業反而還在上半年發生缺貨的現象,也可看出庫存調度之難。
如今,根據6月指標,製造業存貨量攀高,顯示企業調度庫存再度面臨較大的壓力,第三季的生產面景氣能見度,已不如上半年那般清朗;依經濟部編製的製造業生產量動向指數(預期下月增產比率+預期下月生產持平比率*0.5),6月再降為51.39,是今年2月以來最低,也顯示企業已意識到庫存風險而將調整生產。因此,這次的庫存調整或屬於景氣波段起伏過程中健康有序的調整,與前次金融海嘯不同,市場要保持警覺,但不必過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