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處上周公布6月人力資源統計,各方關注的失業率比5月高,升至5.16%,顯示進入季節性人力供給高峰的壓力。但有一個「好消息」,是就業人數創新高,達1048.3萬人,已超越民國97年8月、金融海嘯爆發前一月所創下的1046.4萬人紀錄,代表經濟回溫,至少收復了金融海嘯造成的就業缺口,讓就業型復甦初露曙光。
經濟到底有沒有復甦,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統計更有不同的解讀;但不論是學者、官員或小老百姓都能認同,「有沒有工作」就是經濟好不好的直接明證,其不僅是經濟成長是否足以拉動就業的呈現,還會反饋成為經濟成長的動力。因此,美國經濟迄今仍為起伏不定的就業、失業數據困擾不已,股市更經常為相關統計而大幅起伏,擔心當前的景氣擴張是「無就業復甦」,因而遲遲不敢讓持續已久的零利率政策退場。在台灣,行政院長吳敦義更押上了自己的烏紗帽,誓言要在年底前把失業率降到5%以下。
就失業率而言,吳揆還要繼續再努力,如以6月勞動力約1105萬人計算,要把失業率降到5%以下,至少還要再增加1.7萬個工作機會,吳揆的努力空間還要再放大一點,但這個數量已比他喊出目標時少了近6萬人。
真正好消息:
新增的就業機會 主要來自民間企業
真正令人欣喜的是,儘管就業率還沒突破海嘯前高點,因海嘯衝擊而淨減少的24.4萬個工作機會則全部回來了。與海嘯後就業人數最低時的98年3月相比,這段期間淨增加最多的是受僱者,達25.3萬人,其中以受私人僱用者為主,受政府僱用者淨增加不到1萬人,代表新增的就業機會主要來自民間,與海嘯衝擊最烈時期政府大量聘用臨時工不同。
另一個好現象是,代表工作意願的勞動力參與率持穩於58%上下;之前為搶救失業率,教育部及國防部分別推出了獎勵延後畢業及提早入伍的作法,這兩者都會導致勞動力的縮減,是取巧降低失業率的作法。由6月調查結果看,這個現象並不嚴重,顯示整體就業情勢的回溫尚呈健康。
不過,6月就業者的平均每周工時驟然下降至40.12小時,雖是暑期短期性、派遣性工作的特質之一,須觀察季節性工作周期結束後的就業時數變化。因此,就業型復甦雖露曙光,但尚非定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