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中華經濟體形成

第3次ECFA正式協商於日前落幕,此次協商爭取到大陸降稅的項目共有500項,但是石化業上游、工具機、整車出口等熱門項目卻未列入早收清單,大老闆們急得直跳腳,連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都在股東會上直言「很傷心」!行政院副院長陳沖則認為,ECFA是架構協議,早收項目不可能一下子就開大門,還以加拿大冰酒為例,特別強調ECFA尚有「晚收清單」,暗喻「(葡萄)晚收,所以糖分高」,挑明「戒急用忍」。

早收清單難喬 兩岸都頭痛

雖然溫家寶的「讓利說」釋出極大善意,但牽涉到產業發展及貿易往來,ECFA早收清單一直難以定案。從一開始我方欲爭取的500項,到5月行政院長吳敦義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僅300多項,與外界預期不符的結果一度引起譁然,台灣是否能實質得利的質疑聲浪也不斷出現。

不過,6月13日甫結束的第3次正式協商,早收清單順利列入其正式文本的附件,算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根據經濟部表示,我方早收清單仍有500項,出口金額估計達120億美元;大陸早收清單約250項,出口額為30億美元。雖然部分呼聲甚高的產業意外落馬,但馬總統表示,工具機不列入的消息不盡完善,真正的早收清單要等到雙方敲定江陳會後,「到那個時候,才是最後的確定」。

中華經濟體形成 ECFA提升台灣就業率

即使早收清單變數仍多,但對兩岸合作關係仍有一定催化作用。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現任中國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於「2010經濟金融論壇」上表示,目前全球經濟朝向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發展,兩岸經濟合作已是密不可分;若兩岸合作無法制度化,反而是跟全球經濟走向脫軌,「簽署ECFA不但有必要性,也有緊迫性」!

戴相龍進一步指出,陸、港、澳、台的全球化程度不斷提高,貿易依存度也透過合理分工持續上升,客觀上「中華經濟體」已然形成;而兩岸合作制度化後,雙方人員來往勢必更為頻繁,除了台灣觀光業將直接受惠外,就業市場也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外資看好ECFA中長期效益

看好台灣「後ECFA時期」的經濟發展不只陸資,連外資也深具信心。渣打銀行首席分析師符銘財分析,ECFA若能在6月底前順利簽署,企業投資台灣的信心將大幅提升,順勢帶動資本投入,但短期內對台灣經濟的實質貢獻不會馬上顯現,須1~2年才會見到成效,就中長期來看是好的。符銘財更以2003年生效的CEPA為例,根據香港立法局在簽署CEPA後持續2年的追蹤顯示,香港就業率獲得明顯改善;以此推論,台灣的就業率也可受惠於ECFA簽署而提升。

此外,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St e p h e n S. R o a ch於「ECFA架構下的兩岸合作新契機─大師論壇」中表示,服務業重要性已逐漸淩駕製造業之上,中國目前已把製造業及出口導向模型發展到極致,未來勢必將發展重心與目標移轉至服務業。而台灣過去15年在服務業的創新及專業人才的培養有顯著的成就,台灣應善用ECFA這個機會,和中國成為共同拓展服務市場的新夥伴。

不簽ECFA:臺胞變呆胞!

亞東集團總裁徐旭東以自家公司為例,2011年集團水泥總產能將達2800萬噸、化纖產能達180萬噸,光靠台灣的內需市場根本消化不了,「如果不簽,我們就像吉普賽人,到處流浪,而且去大陸大家叫我們『臺胞』,但講得不標準就變成『呆胞』,因為沒有平臺、沒有依靠及依規可以做生意!」

徐旭東甚至引用Intel總裁Andy Grove於《十倍速時代》一書中的內容來形容台灣目前狀況,目前正面臨「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的轉捩點,要突破困境,ECFA正是策略性的關鍵點。ECFA只是台灣經濟發展史的其中一個里程碑,而非一步到位的經濟萬靈丹,更需要朝野屏除政治藩籬的仔細協商,在「台灣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全力維繫經濟發展健全的架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