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業務,可能是公司裡最容易產生「亦敵亦友」氛圍的部門。在競爭利益和合作情誼上的不斷拉鋸,要怎樣才能達到一定程度的雙贏? 
      「你根本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同事A忍不住對王偉華(化名)嘲諷。
       一起任職於知名汽車公司的兩人,幾個月前還是好兄弟。但年底宣布王偉華升遷的人事令後,A始終沒有給王偉華好臉色看。「是不是因為之後我能配到公司車,而他沒有?」王偉華只能在心中不斷猜想。
       類似的「猜疑」,其實每天都在職場中上演。和同事之間,總會遇上一些「微妙」關頭,讓彼此懷疑:我們還算朋友嗎?
沒有人不想跟同事有好感情,但就像人資專家黎茲.瑞安(Liz Ryan)2007年首度在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中提出的frenemy”,這個結合“friend(朋友)”與“enemy 敵人)”的新字,正巧妙描述既是出力幹活的夥伴,又要不時面對職位、薪資的競爭本質,兩種極端因素交疊下呈現的複雜關係。
       你經常為如何拿捏其中尺度所苦嗎?先建立以下3種思考,就會大幅減少為同事抓狂的機率。
第1:多看自己,少看別人
       誰擁有更多老闆關愛的眼神?這問題經常挑動檯面下的敏感神經。然而,「找到自己的路」,遠比老是看別人走到哪裡更重要。
       凱絡媒體總經理朱詣璋在廣告媒體圈輩分極深,人緣又好,被暱稱為「朱爸」。卻很少人知道,年輕時,他也曾經因為在意與同儕的高下,覺得迷失、困惑過。
       他還記得,過去在廣告公司工作時,同組有個同事出身於業務,長袖善舞;相比之下,做媒體分析出身的他,習慣「把事做好」,不太善於包裝自己。「我感覺主管『好像』吃他那套,」做出單方面判斷後,朱詣璋心情開始起伏不定。
       看著那位同事在主管面前的表現,朱詣璋強迫自己增加與客戶交際、到外參加活動,模仿對方的做法。「但我每次在現場總是渾身不自在,」他回憶。
       當時以為老闆喜歡那樣的員工,殊不知,善於「做事」才是他最大的優勢。多年後回頭再看朱詣璋一路職涯發展,並沒有真的落後。更何況,「靠『裝』是裝不久的。最後你始終會回到自己的路上。」等朱詣璋自己也當起管理者,他更清楚,好的組織,反而需要不同類型的部屬相互激盪,個人不必陷入一時的比較。
       專心發揮自己的強項,才能免於掉進競爭泥淖。但有時,即使不去招惹別人,也不保證同事不會讓你「穿小鞋」。對此,統一佳佳營運長賴美絨曾有過深刻的經驗。
第2:不玩零和,當變形蟲
       在統一超商服務20餘年,長期在營銷部任職的她,仍是目前為止,公司裡唯一一位曾擔任過營銷經理一職的女性。能在業務前線廝殺這麼多年,賴美絨難免碰過同事來「踩線」。但她秉持「只拉弓、不放箭」的原則,既表明立場,也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有一次,因為商圈重疊,賴美絨和某位同事的服務領域沒辦法逕渭分明地劃清界限,結果,明明是她先聯繫、接洽中的客戶,竟硬生生被另一名業務同仁「搶標」拿下。
       賴美絨大可以直接罵對方「小人」,但她只跟這位同事說:「聽說你最近簽下某某客戶的業務,我也認識他,就麻煩你好好照顧了。」等於委婉告訴同事「我知道你的動作了」。不直接戳破,賴美絨讓彼此在合作上至少還保有情面。
       另方面,面對客戶,她則表現出大氣:「沒關係,你一樣都是跟7-ELEVEn買。」不讓對方有心理負擔,客戶聽完後,甚至把她主動介紹給其他廠商。
       「為什麼同事之間會『踩線』?就是因為大家都很努力工作嘛,」賴美絨從正面角度思考,並不狹隘地視它為「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既然如此,自己更要學著像變形蟲。對方打過來,我就閃過去,改走別條路。」甚至,賴美絨藉此進一步檢視自己的能力:「如果有能力多養一點客戶,少一個又有什麼關係?」
       多一個對手,反而激發賴美絨使出渾身解數。而對藥廠台灣禮來公司業務處處長郭百川來說,能長期建立身邊的「盟友」,那更是利他又利己。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項觀點:先納進別人的成功,自然會成就自己的成功。
第3:別人成功,也會成就自己的成功
       總是帶著一臉淺淺微笑,說話誠懇、沒有距離感的郭百川,可說是公司內的「明星球員」:幾乎年年都在禮來保持升遷紀錄,當年還不到35歲,就已坐上全國業務主管。
       「業績壓力很大,大到你根本無法理會同事想什麼,反正就大家跟我走、我說要拼多少業績就是,」郭百川描述當時的心情說。少年坐大位,讓他只想全力衝刺,沒想到結果是根本帶不動底下的資深同仁。「以前只想到自己的前途。人家會說『一將功臣萬骨枯』原來就是這個意思,」郭百川露出苦笑。登高後,才發現自己爬上的是一座險崖。
       「並不是別人比你『不好』,所以你能晉升;」這幾年研究起佛學的郭百川開始有些不同的想法,「如果我不幫同事,其實我自己也『跑不了』,」他開了玩笑。也因為多了這番體悟,今年,禮來業務團隊的績效和獎金制度特別加重個人對團隊的貢獻程度,「你必須要achieve result with people(與人共享才能達成成就),」郭百川強調。到頭來,「同事」才能成為最大的「盟友」。
       當然,再怎麼避免,辦公室中永遠有擦槍走火的時候,衝突之餘,明天仍要繼續共事,此時考驗的就是彼此能否各自修復,跳脫聚焦於「茶壺裡的風暴」,把眼光放在對外競爭而非對內。
       像廣告公司裡的創意和業務部門,幾乎是兩個本質上互斥的團隊,10多年來,李奧貝納業務協理沈婉菁什麼場面都見過,包括兩方爭執激烈到必須「暫停會議」,「要吵就盡量吵,但站出去就要一起面對客戶,」沈婉菁說,「槍口對外」絕對是共識。
       「把格局拉大,大家都站在一條陣線上。甚至,每服務一個客戶都像是一起打過仗。」有過衝突,知道彼此的底線,反而讓沈婉菁和創意人員建立起「不打不相識」的友誼。
       一個組織裡,有多少成員能具備這種態度,也就決定了它能夠不斷超越向前,還是持續原地打轉。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有一套「水桶理論」:別人如何待我們,會影響我們水桶裡的水位,水位愈高、我們愈愉快。但我們也有一把無形的杓子,舀水到別人水桶中、善待別人,能同時增加雙方水桶的水;若帶給對方負面情緒,則對方跟自己的水位都會降低。等於說,想讓自己滿足,不是要避免舀水(讓對方不愉快)、就是要多為對方加水(讓對方愉快)。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科維(Stephen Covey)也曾在《第8個習慣》一書中提出「情感帳戶」,他指出人與人間的相處,就像銀行存款一樣,得時時檢視自己在對方心中的「關係餘額」,有借有還,再借就不難。
       這些不同名詞,說的其實都是同一件事:先「儲蓄」,以後才有得「提」。如高陽筆下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常說:「花花轎兒,人抬人。」不管是抬人、或是被人抬,彼此相互幫忙,永遠是不變的基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 的頭像
    咖啡王子

    東森消費聯盟ecKare➡️東森電商是甚麼?➡️BoboMall播播商城直播電商分潤平台😄快樂創業向錢衝 咖啡王子手機:0910-999564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