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休止符
受到收購案破局的影響,日月光在美股掛牌的ADR(美國存託憑證)截至昨晚十一時四十五分的報價下跌百分之二點七二,每股為六點○八美元,日月光的競爭對手矽品,由於之前漲幅過大,跌幅高達百分之五點一一,每股為十點五九美元。法人認為,如日月光與矽品ADR無法止跌,今天的台北股市會因此一利空而再下挫。
外資圈早有「陰謀論」
凱雷是在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宣布,擬以每股三十九元、共計兩千一百一十二億元(含員工選擇權及可轉換公司債),收購日月光全部股權,經由日月光董事會授權由董事鄭天正組成評估小組,與凱雷進行談判。
但自從凱雷宣布將收購日月光後,引發日月光將出走台灣,迴避政府規定的投資中國金額不得超過公司淨值百分之四十規定等風波,上至總統府,下至經濟部都擔心日月光將從台灣下市,台股市值將人間蒸發兩千億元,導致政治與國際投資角力。
甚至早在今年一、二月間,外資圈就傳出「陰謀論」,經濟部為了留住日月光,收購案要通過投審會的審查關卡很難,還傳經濟部已經私下告知凱雷不會過關,但要凱雷及日月光雙方按照原劇本演完,不要將罪算經濟部頭上。
不過,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否認傳聞。他表示,政府在這件案子上相當配合,給予日月光很多協助,傳聞太離譜。經濟部次長施顏祥指出,經濟部不會預設立場,對合併案成功與否,沒有特殊期望,而且併購案至今尚未送審,經濟部根本無法召開委員會駁回。
金管會:將衝擊市場
金管會則承認,收購案破局對台灣的資本市場會產生「些許衝擊」。而一名不願具名的企業界人士也說,這件收購案一開始就被政治化,破局當然會影響台灣企業的國際化腳步,不過從渣打收購竹商銀、花旗收購僑銀都有完美結局來看,只要台灣企業的條件夠好,外資還是會不斷投資台灣。
外資法人則認為,私募基金併購的目的並不全然以取得經營權為主,不乏是衝著賺取價差而來,只要有利可圖,私募基金的投資動作應該不會受到日月光收購案破局的影響。
日月光是在昨晚九時由財務副總劉思亮緊急召開記者會宣布破局一事,他表示:「評估小組依據目前市場狀況、同業股價估算,認為日月光價格絕對超過三十九點五元,至於多少錢合理,為了不影響股價,不方便公開透露。」多家外資券商在去年發表研究報告,指日月光的合理價格應為每股四十五元。
至於是否與其他投資團隊再洽談收購,劉思亮表示,目前沒有接獲任何團隊的邀約。
張虔生獨霸夢暫緩
人物故事
凱雷收購日月光案,原是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精心設計的局,一方面透過凱雷帶進更多IC封測定單,一方面化身外商,擺脫政府投資限制,在短時間內獨霸全球封測業,但是在收購案破局後,競爭態勢回到現狀,張虔生獨霸業界的大夢將因此延後。
不甘心只做第一名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市佔率近百分之五十,同樣身為龍頭的日月光,在全球封測代工領域市佔率僅百分之二十,因此張虔生不甘只做第一名,他希望獨霸封測代工業。
日月光被凱雷收購後,將會與飛思卡爾(freescale)等半導體IDM(整合元件製造廠)隸屬同一集團,在爭取IDM委外立於不敗之地,可引進更多封測外包定單。
另外,雖然目前政府已經開放封測業登陸,但是僅限於中低階導線式封裝,變身外商後,將可擺脫政治面的掣肘,可以全面搶食市場大餅。
所以,張虔生在收購案中,自始就不是處於被動地位,與凱雷都是共同主導者,一手擘劃日月光的未來,雙方的協議就是將賣股的錢再投資凱雷,資金是左手換到右手,仍是日月光大股東,而日月光變身後,經營靈活度大增,市佔率可快速提升。
收購失敗後,日月光與艾克爾(Amkor)、矽品等大廠間的競爭,又回到鐮刀對鋤頭的態勢,將來要成長就必須真槍實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