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在氾濫資金簇擁下紛創新高,總經指標也逐步顯現亮麗復甦的數據,加上各國央行量化寬鬆政策仍未縮手,M1B與M2的年增率不斷攀高,利率水準也維持在歷史低點,景氣的春燕成群而來,為股市榮景延續提供了樂觀的氛圍。
然而,在短線投機氣氛瀰漫指數越墊越高之際,風險意識也在逐漸抬頭,高檔震盪加劇成了盤面的特色,投資人切勿一時失去戒心而忽略激情追高的套牢風險。
各國政府在金融海嘯後,不斷注資金融機構與擴大振興經濟方案,期望藉由提供充裕的資金,放貸民間企業促使經濟復甦加速,但是,企業卻持續進行財務去槓桿化和裁員減薪的瘦身工程,因此,全球超低利率水準,民間企業的信貸金額卻未見增長,多數企業仍偏向以現增為籌資管道,而不尋求銀行借貸來籌措財源。
以美國S&P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分析,今年前三季銀行聯貸金額累計僅有2,60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減55.7%,但同期間企業現金增資卻上升16%,可見企業不願增加利息支出,更擔心市場對擴大舉債可能提高違約風險的疑慮,因此政府金援的美意反而肥了銀行。
美國經濟仍處於溫和復甦階段,甚至如柏南克所言仍面臨著可怕的逆風,其經濟體質仍然脆弱,從今年第三季房貸違約率創新高達6.25%可見一斑,金融機構因壞帳率持續攀高而緊縮放貸標準,因此,金融機構的高現金部位轉向證券市場尋求出路,也形成了資本市場泡沫化的隱憂。
此外,新興市場的資金氾濫也不遑多讓,中國10月的M1與M2年增率皆處於歷史高檔,全年新增貸款總額上看人民幣10兆元,但是資金流向也以股市與房市居多,融資結構不合理為長期資產品質埋下隱患,寬鬆的貨幣政策不但沒有提振低迷的民間投資意願,卻使中國內需力道欠缺與產業調整的壓力倍增,因此,未來其銀行體系的壞帳風險必須留意。
兩岸開放合作與企業購併的利多激勵所編織而成的台股美夢,使得企業從股市籌措資金易如反掌,台商跨海化身台灣存託憑證(TDR)大吸金,從過去異鄉遊子跑龍套的角色,因為兩岸和平紅利的劇本,一躍成為衣錦還鄉的最佳主角,價格與漲幅都遠高於原股,儼然成為台股新興的火紅商品。海外台商鮭魚返鄉,TDR掛牌超額認購的劇情,妝點難以解釋台股高本益比的困境,台北股市果真成了「亞太籌資中心」,台灣的投資環境就能從此轉佳嗎?還是又為資金外流開啟另一扇方便之門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