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啾!你感冒了?「不,醫生說是『流感』!」流感與感冒的確不能混為一談。兩者無論致病病毒、症狀、治療方式、醫師處方、重症致病率,全都不一樣。

衛生主管機關特地在2000 年將「流行性感冒」更名為「流感」,就是為了徹底與「感冒」區隔,讓人對「流感」提高警覺。

流感會高燒 感冒不會

想清楚認識流感與感冒的差異,就先從多數人曾有過切身經驗的「症狀」切入:發燒與否、是否出現上呼吸道症狀,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淡水馬偕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威勝說,感冒常見喉嚨痛、咳嗽、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狀,但不一定會發燒。就算發燒,溫度也不高,通常在37.3 至37.8 度間;有些病患會感覺頭暈。

流感正好相反,通常有高燒症狀,伴隨全身痠痛,並感到十分倦怠。但大部分患者沒有鼻塞、咳嗽症狀。

流感病毒ABC,感冒病毒上百種

流感與感冒的病源都是「病毒」,流感病毒有A、B、C 之分,其中A 型病毒容易造成大流行,致病力也較高,B 型病毒威力略遜A 型,C 型「最沒有意義」。

感冒則由腺病毒、鼻病毒......引起,共有上百種。

要不要吃藥?

無論感冒或流感,建議一定要看醫生。曾以自身「人體實驗」證明「感冒不看也會好」的人,或許感到小題大作。

感冒的確不吃藥也會好,但是,感冒與流感可能引發的「次發性細菌感染」,對健康甚至性命的威脅甚大,每當醫師診斷感冒及流感患者,必定以聽診器聽聽前胸、後背,主要在確認心臟、肺部有否雜音,有雜音表示細菌感染,必須立即治療。

另外,一般流感的重症致病率約10%,萬一誤將流感錯判為感冒,以為多休息就會好,等於讓自己暴露在「10%」的風險中。發燒也需要立刻就醫,因為引起發燒症狀的病因不只流感或感冒,不可掉以輕心。

如果確診為A 型或B 型流感,醫師會開立「克流感」(Tamiflu)給病患,在感染流感病毒的48 小時內服用,療效最佳,早晚各一顆,連續服用5 天。

若確診為感冒,王威勝說,只要多休息、留意飲食營養均衡,其實並不需要服藥,尤其不要服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功效是消滅細菌,不但對感冒病毒無效,萬一產生抗藥性的副作用,更令人頭痛。發現自己「好像」感冒了?別猶豫,請立刻就醫。

該不該打流感疫苗?

答案是「應該」。除可預防流感,更重要的功效,是防堵「H5N1 流感」的人傳人機率(過去稱為「禽流感」。

王威勝說,「H5N1 流感」目前只能由禽傳染人,無法人傳人,「因為H5N1 的感染處在人體支氣管的較深處。」

可是,萬一H5N1 流感病毒與人流感病毒「相遇」,產生基因重組,H5N1 人傳人的機率就會增加。換言之,當流感病患因抵抗力不足、同時感染H5N1,就提供兩種流感基因交換的機會──從公共衛生著眼,人人都有接種流感疫苗的責任:為別人好,更為自己好。

‧發高燒
‧全身痠痛
‧非常倦怠
‧看醫生
‧吃克流感
‧戴口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