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紐約愛情故事》試映會後,回家路上還在莞爾,原來全世界各人種的愛情狀態都這麼像。電影開場在藍色憂鬱的調調中,因為家族遺傳病而被未婚妻拋棄的男主角,無法承受傷痛而罹患躁鬱症,經常跑去自殺。在這樣的低潮下,他遇到了兩個女孩,一個願意終生照顧他,另一個則引發他的同病相憐,願意拋開一切照顧她。照顧與被照顧,都是寂寞心靈的渴求,也正是愛情發生的重要因素。結果他和兩人都展開了戀情,他劈腿了,因為兩者都能滿足他的需求,他也實在沒理由不想要。
結婚對象第二選擇

主動追求他的女人,令他感到溫暖而安全,他所痛苦追求著的女人,則令他感到興奮和快樂。到了最後結局,來了個很妙的happy ending,原本他已打算拋下溫暖女人,和痛苦女人遠走高飛,卻因拋下痛苦女人的已婚男人回頭了,因此痛苦女人就拋下男主角,回到情夫身邊。男主角在傷心之餘,又跑去自殺,卻因溫暖女人送他的一只手套點醒了他,跑回家去向溫暖女人求婚。
這樣的結局,女性觀眾都叫著:「要是她知道原來自己是第二選擇,那該多氣!」男性觀眾卻說這電影道盡了他們的心態。
「最後跟我結婚那個人,一定不是我的最愛。」曾經有男人這樣告訴我。我倒認為其實不是什麼最愛次愛,愛情的發生原本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情境劇,而愛情的變化也同樣必須天不逢時地不便利人不和樂,才會出現結局。
只要結局合你的意,可不可以別再去追溯真相?
所謂真相也只是不斷進行的過程,誰才是最愛?我們自己也弄不太清楚,於是就會以為是最痛的那一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