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美國勞工部公告11月CPI上升0.8%(不含食品及能源價格核心CPI上升0.3%),通膨嚴重超乎市場預期,短短2個交易日,道瓊工業指數下跌2.57%、S&P500下跌2.89%、NASDAQ更重挫94點,跌幅高達3.52%,市場已將月初美國總統宣布凍結ARM利率拯救房市的決心拋諸腦後。
次貸風暴引發的問題陸續浮上台面,市場期待降息,但聯準會在8月7日會後表示通膨才是主要經濟風險,不輕言降息,採取先對銀行體系挹注資金方式解決違約問題(8月9日~8月23日2周內挹注1205億美元),直到9月17日才宣布降息2碼。

 

物價將回歸自然機制
升息抑通膨、降息救房貸,是目前Fed主席柏南克利率政策決定兩難之處,也攸關未來美國全球經濟地位。美國不能再走1次1970年代石油危機所發生的停滯性通膨,當時發生經過20年,直到柯林頓時代,美國才又步入另1個經濟擴張階段,在這20年中,發生於1985~1995年日本的「Buy America」經濟擴張震撼歷史,美國不希望重演。
由原物料與農產品價格構成的CRB指數,長期來一直被視為通膨領先指標,8月22日由300點開始起漲,11月13日最高曾上漲至367點,不到3個月漲幅高達22%,商品價格飆漲對應著11月CPI指數公布後,大家對通膨疑慮的提升。
不過,觀察11月13日~12月18日CRB指數呈現下跌4%,並未持續上漲,供需失衡所造成的價格飆漲,終會因市場自然調節機制回歸正常,不必過度恐慌。
在各項利空襲擊下,台股在12月10日~12月18日7個交易日內,跌幅超過10%,居全球之冠,投資人信心完全崩潰。反觀近2年,每當非公司基本面因素導致台股大跌,最後帶出的都是大波段行情。

 

大跌總會出現大波段
2005年爆發禽流感疫情,台股由8月4日的6481點,到10月28日的5618點,下跌13.31%,疑慮平息後,2006年創下5年半新高,來到7462點。另外,2006年趙建銘台開內線交易案,台股由5月9日的7467點,到7月17日的6232點,下跌16.53%,2007年創下7年新高,來到9859點。
這次從10月30日9859高點下來至12月18日盤中最低點7662點,修正了22.26%,投資人要注意的是:行情總是在悲觀中落底,不知不覺中起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