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證券總經理李鴻基昨(17)日表示,銀行業登陸速度可能較快,但要談到「進一步」合作,證券業互補性較強,兩岸金融業接下來二至三年,將是策略結盟的好時機。
李鴻基昨日出席亞洲創業投資期刊(AVCJ)論壇時指出,元大證過去17年收購12家證券公司,併購整合實力居台灣證券業、甚至是金融業之冠。最近市場傳出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簽署可能延後,但李鴻基仍認為最慢7月底可底定,在中國政府支持下,接下來兩、三年將是金融業擴展好機會。
李鴻基分析,中國大型銀行分行動輒破萬人,可能是台灣某些銀行的員工數,規模差距大,台灣銀行業難以撼動,證券業相對有施展拳腳空間。
美國與日本等金融業者早已進軍中國市場,台灣業者受限政策限制,雖有同文同種優勢,但失去先發制人的機會。
台股昨(17)日震盪下跌24點,跌破6,200點,外資再度賣超55.83億元。摩根大通台股研究部主管賴以哲表示,雖然近期台股有獲利了結的跡象,但外資法人仍會持續增加過去原本減碼台股的部位,維持年底8,000點預估不變。
台股這一波修正已逾800點,昨天成交量不到1,000億元,加上盤後交易才有1,011億元,價跌量縮,顯示手中有持股的投資人有惜售的心態;外資整體雖是賣超,但也買超緯創、廣達、鴻海等NB類股,前一波大幅修正國建更出現6,100多張買超,居買超第二名,顯示外資仍積極換股操作。
台股進入科技淡季,外資今年提早放暑假,賴以哲指出,台股1到5月在資金行情加持下,表現較亞太其他市場強勁,外資也扭轉去年4月以來對台股的賣超,今年3月開始轉為買超。他說,近期雖出現部分外資獲利了結、轉向亞股其他漲幅落後的市場,但這都只是過渡現象。
賴以哲認為,去年由國民黨贏得執政權後,兩岸關係大幅改善,過去因為政治因素,導致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減碼台股的現象,將因台灣的政治風險降低而轉變。他說,中國成為亞洲經濟復甦的關鍵角色,台灣將從中受益,外資經理人將會改變過去低持台股的策略,買進台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