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路、營建明年第1季財報不妙,建議快快出脫!」在訊息流通快速的法人圈裡,有些研究員乾脆直接用MSN暱稱秀出最新消息;只不過,盤勢本就不佳的台股,幾乎所有族群都已跌無可跌,為何獨獨點名電子通路業與營建業?原因就在於10號公報。撰文:陳君樺


許多投資人可能認為,將於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10號公報,不過就是會計準則的修正,與我何干?但如果仔細想想今年1月1日實施的39號公報,也就是影響員工分紅費用化甚深的「股份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原則」,對於電子股,特別是IC設計股衝擊之強烈,或許就會改觀,願意好好了解一下10號公報。

通路怕存貨高
簡而言之,10號公報就是對於「存貨」的認列更加嚴格;而以電子業來說,存貨原本就是財報上的一個重要項目,再加上全球景氣趨緩,所有電子廠無不戰戰兢兢掌控庫存水位;而即將實施的10號公報,明顯又為多數電子廠增添不少壓力。

製程複雜、產品多樣化、跌價速度快的產業,將直接受到10號公報衝擊。
「製程複雜」、「產品多樣化」、「跌價速度快」的產業,是最直接受到10號公報衝擊的族群;以電子業來說,通路、半導體與面板,最需關注。
就通路業來說,無論是上游IC通路商如大聯大,下游終端產品通路商如聯強、燦坤,由於產品品項多,存貨控制複雜,一直是投資圈最擔心,會因10號公報而大幅影響明年第1季毛利率的族群。
對此,大聯大集團財務長暨發言人袁興文信心滿滿地說:「明年第1季大聯大的毛利率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至於半導體產業,則幾乎口徑一致地表示:「還在跟會計師研究,初估影響數不大。」但投資圈評估,以IC設計族群來說,類比IC所受衝擊應該較高,原因在於類比IC產品種類多且細,客製化程度又高。
而面板廠目前主要問題有二,其一是分類認定究竟要分到多細,其二則是面板是否繼續跌價。由於10號公報實施後,不可採用總額認列法,因此,未來面板廠的存貨究竟是只要粗分為監視器面板、筆記電腦面板、電視面板,還是得根據尺寸細分,目前都還沒有定論。唯一確定的是,分類愈細,影響程度愈大。

面板憂跌價快
一位在面板業負責會計的員工私下表示,面板跌價速度太快,不可能沒受到10號公報影響。只不過,如果是所有尺寸、類型的面板都一起跌,對於面板廠來說,因為不能再將這筆金額認列在「存貨跌價損失」,而必須直接列入「銷貨成本」,使得毛利率下滑。
但倘若是部分尺寸面板價格上漲、部分尺寸面板下跌,影響性就會比較嚴重。
通路商雖然到第3季為止,表現尚佳,但由於明年需求不明朗,加上10號公報影響程度未定,股價下修機率不小。
至於IC設計與面板廠,股價雖已一跌再跌,但不代表10號公報上路後,股價不會繼續反映。最好緊盯通路、IC設計與面板這三大族群的財務狀況,就等明年第1季財報見真章。

小辭典
10號公報
「10號公報」為「存貨之會計處理原則」,主要是針對「存貨」的評價、認列方式進行調整,希望能更加透明與貼近真實狀況,以求能與國際會計原則接軌。
由於10號公報對於存貨價值衡量更嚴格,因此在一開始實施時,會造成部分公司必須提列鉅額的存貨損失,造成毛利率明顯下滑。但金融業不適用10號公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